商南:社区工厂圆了贫困群众家门口上班梦

阳光报 2018-11-16 19:37 大字

阳光讯(记者 熊国安 通讯员 代绪刚 文/图)11月12日,在商南县清油河镇青云家园移民小区的陕西舞之裳服饰厂扶贫车间里,六十多名员工正在忙碌地加工一批服装,这些员工都是附近小区移民和贫困户。

今年以来,商南县按照“就业一人、脱贫一户”思路,强化就业政策扶持,优化提升营商环境,鼓励企业开办社区工厂和创建扶贫基地,积极吸纳贫困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截至目前,全县已开办社区工厂12家,建成就业扶贫基地25家,吸纳500多名贫困劳动力在家门口就业,年人均收入超过1.5万元。

为了带动贫困户就近就业,商南县创新就业扶贫模式,制订了《商南县社区工厂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补贴管理办法》《商南县就业扶贫基地认定和奖补性职介补贴申报办法》等政策性文件,大力推行“政府推动+园区牵动+企业带动+贫困户联动”的“四加四动”模式,鼓励县域龙头企业建设扶贫基地,引导各类企业在镇村移民搬迁点建立社区工厂,吸纳贫困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工作之余,还可以照顾地里的庄稼,催生了一批既在青云家园移民小区服饰厂扶贫车间里上班,又守住老家田地的“两栖”型农民。

在就业政策扶持方面,商南县大力支持扶贫基地和社区工厂发展,对认定的社区工厂每吸纳1个贫困劳动力就业且签订不低于一年劳动合同的,给予1000元的一次性岗位补贴;吸纳贫困劳动力人数达到员工总数1/3的,对其生产经营场地租赁费、水电费,按不超过实际支出额50%的标准给予补贴。对认定的就业扶贫基地每新吸纳1名贫困劳动力就业,给予每人每次500元的奖补性职业介绍补贴;开展岗前培训的可享受培训补贴、生活交通费补贴。同时,还积极落实一次性创业补贴、社会保险补贴、大学生见习补贴、创业担保贷款政策。

商南县还利用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和基层就业服务等平台,定期开展各类招聘活动,对县内企业、社区工厂及扶贫基地、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缺工岗位进行统计分类,筛选适合贫困劳动力就业的工作岗位,组织工作人员送岗入户。

新闻推荐

商南县国土局四项举措优化提升营商环境

阳光讯(记者韩建军通讯员严博)近日,商南县国土资源局将涉及该局的18项审批事项入驻县政务服务大厅,并制订四项举措用实际行动...

商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商南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