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河镇贫困户的“产业经”

三秦都市报 2018-08-17 04:11 大字

进入8月份,商南县湘河镇酷暑的热气尚未消散,但一早一晚却清风徐徐、凉意阵阵。秦岭山下、丹江河畔,紫色的丹参花、苜蓿花与绿意盎然的高山茶、核桃树相映成趣,轰隆作响的蝎子加工厂、粉条加工厂和嗡声不断的中华蜂基地、黑毛猪基地妙趣横生,摇曳生姿的花椒树、柿子树与活蹦乱跳的中华鲟、罗非鱼竞相生长。勤劳的湘河人民在生机勃勃的特色产业中忙碌着、奋斗着、收获着,支撑起了增收的一片天。

吴保国

主业副业两不误

家住湘河镇红鱼村柿子坪组的吴保国,创业之路一波三折,十年辛苦却因一场灾害付之东流。2017年开始,他参与到村级产业蝎子、黄粉虫发展中。吴保国在与帮扶干部商议后,认定了一套详细可行的产业规划,以黄粉虫、蝎子特色养殖为主业,集中2个月制作木盒、筛子,大量时间投入到虫蝎散养中。同时,他以务工、产业分红为副业,帮忙给蝎子基地养殖幼虫、管理蝎种,剩余时间在外装修做木工。2017年吴保国通过制作3000多个木盒、筛子和养殖100盒黄粉虫,净赚2万多元。今年他平常在蝎子基地务工、农闲时节在外装修2个月,加之入股分红,又赚了3万多元。另外,吴保国投入大量精力分散养殖蝎子3万只,预计2019年可增收4万元,实现主业副业两不误、增收渠道多样化。

王西成

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

三官庙村黄柏沟组村民王西成,以前因妻子患病不能出远门挣钱,只能在家种香菇,顺便到豆腐尖基地打零工。2017年底妻子去世后,王西成将种植的香菇全部处理掉,心无旁骛地到豆腐尖开始了“全日制”工作,帮忙建设生态餐厅,负责生态绿化、锄草管护工作,采茶时节采摘茶叶,酒酿好了帮忙抬酒,每天都能看到他忙碌的身影。工作人员问王西成累不累,他却说:“像我这个岁数,又没有好手艺,就算出去打工也找不到工作了,还好豆腐尖上有活干,离家近、人又熟,我老汉知足哩,怎么会累呢?”今年过去了8个月,王西成已经挣了1万多元,用他的话说就是在家门口找到工作了!

赵金宝

六点一线连轴转

“他两口子可能干啦,培养了3个争气的娃不说,一年12个月,每个月都在辛勤劳作呢!”地坪村村民都这样评价“劳动模范”赵金宝。以前,赵金宝一家人日子过得紧紧巴巴,自从村里建了5大产业基地之后,夫妻俩过上了“见缝插针、紧锣密鼓”的生活。赵金宝妻子和村上的畜禽养殖基地达成协议,平时忙着分散养殖生猪60头;农闲时,夫妻俩在村里的标准化香菇基地搭架、盖棚,在水产基地砌池、挖土,在丹参基地锄草、科管。4月份,茶叶采摘季,夫妻俩在茶叶基地采茶、翻炒;9月份,丹参收获期,夫妻俩在丹参基地挖根、晾晒;10月份,香菇成熟时,夫妻俩在香菇基地修建、采摘。此外,赵金宝夫妻俩还流转土地1.5亩,用于种植丹参。一年下来,五大产业基地为他们一家增收近3万元,六点一线的生活使赵金宝的口袋鼓了起来。

明婷玉本报记者闫鹏飞

新闻推荐

商南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

本报讯(代绪刚)今年以来,商南县不断建立健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机制,注重串并研判,坚持露头就打、打早打小、除恶务尽,最大限度...

商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商南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