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发展食用菌产业助推脱贫攻坚

陕西日报 2018-06-20 07:38 大字

  本报记者 郑斐 通讯员 吉文艳

  6月13日中午,烈日炎炎,商洛市商南县富水镇黑漆河村63岁的余福成边忙着为香菇大棚覆盖遮阳网边说:“技术员说了,现在正值香菇转色期,棚内温度不能太高,我得再盖一层遮阳网,不敢把菌棒晒着了。”

  余福成家是黑漆河村建档立卡贫困户,他和老伴儿都患有脑血栓等慢性病,儿子患有精神疾病。2016年,余福成加入村上的香源食用菌专业合作社,依靠“借袋还菇”形式领种香菇5000袋,当年就挣1万多元。

  “一年种菇脱贫忙,两年种菇存银行,三年种菇盖新房。”商洛地处秦岭腹地,是南北气候过渡带,林木资源和野生食用菌种质资源丰富,食用菌生产历史悠久,被认定为全国食用菌七大优生区之一。

  在20世纪80年代,商洛食用菌主要为椴木生产,村民因制作菌棒乱砍滥伐林木,造成森林资源破坏,当地政府和基层干部对发展食用菌产业既期待又担心。

  黑漆河村老支书刘善堂说:“香菇种植是个短、平、快的产业,效益是种植大棚蔬菜的4倍、大田作物的30倍。禁止生产椴木香菇,村民收入就会下降,不能让大伙儿端着金饭碗讨饭吃。”

  近年来,商洛积极尝试开展农林废弃物再利用试验示范,大力普及推广循环生产模式,以关中苹果树木屑为主要原料发展食用菌代料栽培,利用农作物秸秆及畜禽粪便发展草腐菌类。代料生产成为食用菌发展主渠道,栽培规模占食用菌总量的90%以上,实现了食用菌生产由资源消耗型向农林废弃物再利用型转变,由粗放型生产向集约型生产转变。

  2011年3月,商南县海鑫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首创食用菌工厂化循环生产模式。公司将从苹果主产区收购的苹果树锯末、玉米芯、豆秆等原料首先用于生产杏鲍菇、香菇、平菇等木腐菇,一次废料再生产鸡腿菇、草菇、双孢菇等草腐菇,二次废料再腐熟发酵后加工成生物有机菌肥。这样不仅节省了成本,还延伸了产业链,实现了保护环境、循环利用和降本增效的目标。

  与此同时,商南县和海鑫公司又创新实践“借袋还菇”产业扶贫形式。一个菌袋的市场价4元左右,企业按照3元的成本价借给贫困户,当地政府给贫困户每个菌袋补助0.5元,最终贫困户只要2.5元就能拿到菌袋,比市场价节省了近40%。截至去年底,已经有300多户贫困户向公司借了200多万个菌袋,有527人通过“借袋还菇”成功脱贫。

  今年初,商洛市出台了《商洛市食用菌产业发展规划(2017—2021年)》,进一步在资源利用与产业发展、群众脱贫增收中探求最佳方案,同时推广商南县富水镇黑漆河村的食用菌产业转型经验。截至目前,商洛市以代料栽培发展食用菌规模已经占食用菌栽培总量的90%以上,森林覆盖率保持在67%。依靠总结的“百万袋”循环生产和“借袋还菇”形式,代料菌业已成为商洛农业经济新的增长点、生态高效农业典范和循环经济新亮点。

  商洛市扶贫局副局长聂学祥说:“今年商洛栽培代料食用菌预计规模将超过1.8亿袋,发展食用菌专业村383个,食用菌总产量达18.3万吨(鲜品),总产值17亿元,产业规模跃居全省第一。食用菌从业群众10万余人,覆盖贫困户1.1429万户,带动贫困户每户年增收5890元以上。”

新闻推荐

商南:打造“苏州式园林”县城

  阳光讯(代绪刚记者熊国安)近日,在商南县召开的创建国家园林县城推进会上,商洛市城管局局长杨安民为商南县省...

商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商南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