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南试马:“试”出乡村振兴好路子

陕西日报 2018-05-24 06:36 大字

  本报记者 郑斐 万君 通讯员 孙传卿

  初夏时节,记者走进位于商洛市商南县试马镇的试马现代农业生态园区。这个省级现代农业园区里绿意盈盈,生机勃勃。据了解,该园区总面积9.31万亩,涉及试马镇的荆家河、试马街、观音堂、郭家垭、红庙、大坪等8个村(社区)。 

  行走在园区里,记者感受到乡村振兴带来的勃勃生机。桂树、樱花树、桃树点缀其中,茶园里平坦的柏油路依山盘绕。

  企业得发展 农民得实惠

  41岁的韩金林过去在安徽开矿,前两年回到老家试马镇种植茶树,先后投入了2000多万元。他说:“我们流转了5个村的3000多亩地,涉及1000多农户。每亩山地流转费450元,每亩平地流转费是600元。另外茶园还雇了300多名贫困户务工,一年下来每人最少能收入五六千元。”

  企业要发展,农民要致富,民企共建是双赢的不二法则。商南县采取“支部+公司+基地+农户”“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公司+电商+基地+农户”等模式,先后流转农民土地近万亩,引进沁园春茶业公司、鸿伟生态公司、国力工贸公司等8家企业入驻试马现代农业生态园区。农民自愿将土地租给入园企业,由入园企业统一规划、施工、管理,发展茶叶、蔬菜、瓜果等产业。农民以土地参股,形成集约化、规范化经营,实现土地资源利用效益最大化。而农民则成为入园企业的员工,有的参与种植养殖,有的直接参与经营,有效解决了企业用地和农民务工难题。

  目前,试马现代农业生态园区已建成茶叶基地1万多亩、设施蔬菜园200亩、大樱桃采摘园1000亩、户太8号葡萄园300亩。园区吸纳周边6个村(社区)的3600余名劳动力,人均年收入达到6000元以上。

  种地有学问 科技增效益

  如今,商南县广泛运用现代技术,有效转化科技成果,不断壮大试马现代农业生态园区。他们先后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省农科院在项目规划、新品种研发、新技术推广应用等领域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县农业部门多次组织专家和专业技术人员,到园区进行专业培训,培养了大批“土专家”。园区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引入智能温室、钢架大棚、喷滴灌等高科技配套设施,加速产业科技化、现代化。园区不仅引进高产早熟西瓜、甜瓜、番茄、辣椒等优质品种,大力发展高效农业,同时还成立了现代农业科技研发中心,及时推广运用新技术、新产品。

  沁园春茶叶公司在郭家垭村、红庙村建成3000亩无性系良种繁育示范园,成为省内首批通过GAP(良好农业规范)认证的示范园。示范园种植白茶2000亩、黄茶400亩、龙井43号600亩。在每年清明节前,园区可采区生产的第一款黄茶售价达到每公斤2000元,白茶也卖到每公斤1000元。

  目前,在科技的推动下,试马现代农业生态园区形成了“畜、禽、果、蔬、茶、药”6大特色产业和生态养殖、生态种植、生态旅游3大产业板块,绿色文章越做越大。

  园区成景区 人气聚财气

  试马现代农业生态园区在规划建设之初,就以“规范化、产业化、现代化、景区化、社会化”为发展定位,聘请来自陕西省旅游设计院、西安科技大学等单位的专家,围绕茶叶、休闲观光旅游等8大产业高标准规划,着力打造陕西乃至西部农业现代化的先行区、农业产业化的集聚区、农业科技创新的示范区、美丽乡村建设的样板区。

  近年来,在20多个县直部门和8家企业的共同参与下,试马现代农业生态园区依靠财政项目资金的支持,累计获得投资近亿元,实施了道路改造、景观提升、民居改造等工程。同时,商南县将园区的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按4A级旅游景区标准建设,将生态、绿色、环保、文化等元素融入园区建设的每个环节,放大生态效应,实现农旅融合。商南县还先后投资1.2亿多元,建成景观长廊、垂钓公园、生态餐厅、休闲观光园、水上乐园、瓜果采摘体验园等。2017年,试马现代农业生态园区累计接待游客5万余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500余万元。

新闻推荐

商南创新“五个一”推进“党员+”融合教育

 本报讯(记者王斌通讯员学树传卿)商南县紧扣“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创新“五个一”举措,全面推进“党员+”融合...

商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商南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