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商南 返乡创业热潮涌动激活就业促脱贫

商洛日报 2017-09-20 08:26 大字

表彰创业示范企业

新企业聚集的县工业园区一角

过风楼镇电子商务一条街开业

县工业园区企业招聘大学生就业

工作人员在清油河镇摸底核查贫困劳动力就业

发放一次性创业补贴

创建创业型城市政策集中咨询日活动

宁商劳务合作务工人员出行欢送仪式

8月上旬,商南县过风楼镇小栗园村的社区工厂正式开工。经过技能培训的70名贫困户劳动力成为工厂工人,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她们大多数是妇女,除了每个月能有1200元左右的工资收入外,还照顾了家里的老人和小孩。

这是商南县坚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理念,大力实施创业、拉动就业促脱贫的缩影。

近年来,特别是精准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商南县委、县政府围绕“抓创业带就业、以就业促脱贫”思路,紧扣“每户贫困家庭至少一人就业”目标,以省级创业型城市创建为载体,强保障、优服务,建基地、搭平台,大众创业风生水起,吸纳就业、助推脱贫的功效日益凸显。

“三大保障”吸引返乡创业

商南县是劳务输出大县,近年来,该县优化顶层设计,强化“三大保障”,多层面大力扶持、支持外出农民工、商南籍在外成功人士返乡创业。

制定好政策,保障返乡能作为。印发了《支持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实施意见》《创业就业优惠政策》《招商引资优惠政策》等文件,编印了《农民工返乡创业政策问答》《创业项目选编》《就业扶贫手册》等资料,制定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及全民创业五年规划》,吸引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激发创业就业活力。特别是在财力十分有限的情况下,设立专门创业就业扶持资金,对劳动密集型小微企业提供两年50万元至200万元的贴息贷款,被认定为省级小型、微型创业示范基地的,分别给予30万元和10万元的奖励补助。

谋划好产业,保障返乡敢作为。科学编制“十三五”发展规划,围绕循环工业园区、精品旅游景区、现代农业园区、新型城乡社区,谋划创业项目、扶贫项目,着力发展生态农业、观光旅游、绿色食品、电子商务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全力建设硅科技产业园、国漆科技产业园、中小企业孵化园、返乡创业科技示范园、绿色食品加工园、“双创基地”、丹南矿业园等产业园区,打造园区型、门面型、市场型、楼宇型创业孵化基地。目前,商南县已建成省级创业孵化基地1个、市级4个、县级10个,成功孵化企业37家、创业个体352户。返乡创业科技园、中小企业孵化园已成为创业者的摇篮。

创造好环境,保障返乡有作为。创新服务理念,推行“保姆式”服务,该县制定了优化营商环境“十条铁规”,凡是返乡创业和到商南县的投资者,实行土地优先审批、项目优先支持、基金优先奖励等优惠政策,并实行第一个引荐或接待部门“包干制”,直到项目建成达效。提高行政效能,推行“一站式”办公,依托县镇村便民服务大厅,构建覆盖城乡的三级便民服务网络;借助“放管服”改革,把全县58个行政审批单位集中办公,着力打造政务服务“一张网”、群众办事“一个窗”、项目审批“一枚章”的新局面。转变工作作风,构建“亲清式”环境,借助电视、报刊、网络媒体等大力宣传创业政策、创业项目、创业典型,定期召开返乡创业暨外出成功人士座谈会、亲商大会,定期开展“电视问政”“广场问政”“客商评议股室长”等活动,营造出“关注创业、支持创业、服务创业”的浓厚氛围和“亲清”的营商环境。

这些优惠扶持政策、优质的服务营造出宽松优越的环境,就像一块大磁铁,吸引了一拨又一拨农民工、在外成功人士回到家乡创业兴业、成就梦想。目前,已有黄发平、汪涵、汪裕炉等一大批有识之士返乡创业并取得了成功。

之前在深圳打拼的商南籍成功人士黄发平,积极响应商南县招商引资等政策的号召,决定返乡创业,2009年在县域工业集中区创办了柏伦工贸公司。经过不懈努力,短短几年,他的公司已发展成一家集农业、工业、房地产开发等于一体的综合性民营集团企业,集团下属生物疫苗种蛋、酒瓶盖、印刷包装、瓦楞纸板纸箱、房地产开发等子公司十余家,总投资逾6亿元,年销售收入一亿多元,有员工1000余人,带动就业2000余人。

除了黄发平,商南籍成功人士汪晗、朱先鹏受家乡招商引资政策吸引,于2011年回乡创业。经多次远赴美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进行市场考察,引进了先进技术和管理办法,在商南县工业园区内创办了神州实业有限公司,投资3.87亿元建设神州电子科技产业园,打造地区首个电子产品制造销售的聚集区,他们的企业先后被陕西省科技厅评为“陕西省民营科技企业”,被陕西省中小企业促进局认定为“陕西省小型微型企业创业示范基地”,被陕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认定为“陕西省创业孵化示范基地”,被商洛市政府认定为“商洛市电子产品出口示范基地”。

“三产创业”凸显脱贫实效

除了吸引返乡创业外,商南县借鉴贵州“三变”改革经验,围绕三次产业领域,分别探索新办法、好模式,全面开展创业、增加就业、助力脱贫。

着眼一产领域,推行“借还”模式。主要是针对有劳动力、有发展意愿,但缺资金、缺技术的贫困群众,采取“政府担保贴息、企业赊本让利、群众先行发展、收益免息还本、联手共建共富”的方式,由农业龙头企业批量生产初级产品,政府提供借贷担保,先行赊借给贫困户进行培育管理,待到产品成熟变为商品时,再由企业负责按保底价回购,既开辟了群众就业渠道、增加了群众收益,又降低了企业成本,实现了市场共建、风险共担、互惠共赢。其中,借袋还菇由龙头企业负责生产菌袋,每袋2.5元,政府补贴0.5元借给贫困户,收购香菇时扣除成本。目前,该县还推广了“借鸡还蛋、借鹿还茸、借蜂还蜜、借犊还牛”等“借还”模式,带动3700多户贫困群众走上脱贫致富道路。

着眼二产领域,推行“加动”模式。主要是为了解决有劳力,但资源不优、远离市场的贫困户脱贫问题,采取“政府推动+园区拉动+企业带动+农户联动”的模式,政府推动就是通过政策扶持、贴息贷款、配套服务等,引导企业主动参与产业脱贫;园区拉动就是发挥园区的聚集效应,优化环境保障,服务企业做大做强,搭建产业扶贫平台;企业带动就是企业运用经济手段,推动股份制发展,实行自主配股,建设产业基地,让贫困户入股分红、务工增收;贫困户联动就是把小额贷款政策、劳动力等资源集中起来,与企业结成利益共同体,实现抱团发展、互利互惠。目前,该县已有65家企业通过“加动”模式,吸纳股金5000多万元,带动5150户贫困群众实现增收。

着眼三产领域,推行“建带”模式。针对靠近景区、靠近园区,有资源,有市场,但缺技术、缺经验的贫困群众,采取“建精品景区带动美丽乡村、建合作机制带身份转变”的方式,由政府主导招引有实力的企业,通过整体流转、开发建设、打包经营的形式,把农民手中的山林、民房、土地等资源折价入股企业,进行市场运作,真正让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其中,该县金丝峡镇太子坪村将80多户贫困群众的房产等资源,全部流转给企业发展乡村旅游,企业再提供工作岗位、吸纳贫困群众在公司就业,每年户均可增收3.5万元。

此外,针对有劳力,缺资源、缺技术、缺资金的易地移民搬迁困难群众,商南县采取“建创业基地带万众就业、建电商平台带产品销售”的方式,支持企业在各镇办移民点,建设创业就业基地、代加工厂和电商平台,引导贫困群众依托企业实现就业、通过互联网自主创业,涌现出神州实业、和发鞋业等一批带动力强的企业,带动4000多户群众增收致富。

“三大重点”增强内生动力

在倾力实施返乡创业、“三次”产业领域创业的同时,商南县建立全县贫困人口就业需求信息库,突出自主创业、技能培训、劳务转移“三大重点”,实施“政府统领、人社主抓、部门协同、企业主导、群众参与”的创业就业促脱贫长效机制,实现“就业一人、脱贫一户”目标。

突出自主创业强扶持。通过提供免费厂房、减免水电费、配套基础设施等,吸纳返乡创业者入驻产业园区、农业园区、创业基地、专业市场。通过设立创业就业一条街、创业就业示范园区、电子商务一条街、脱贫就业示范基地等,为创业就业划定“特区”。通过组织企业参加各类学习研讨、经验交流、招商洽谈、专场招聘、“春风行动”等活动,为企业发展聚集人才,拓展空间。通过开展“就业援助月”和“进镇村送政策、进农户送岗位、进企业送服务”等就业服务活动,对有创业意愿、有可行项目、有经营能力的贫困劳动力,给予担保贷款、一次性创业补贴和全程跟踪服务指导。据了解,该县贫困群众已实现自主创业74人,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25笔1916万元。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被认定为“商南县就业扶贫示范镇”的过风楼镇,该镇突出创业基地建设,从规划、环境、政策三个方面予以引导,加强支持和保障,在全镇先后建设了龙山移民小区、水沟现代工业、丹江特色农业、耀岭河生态种植四大创业园区。其中,该镇结合移民搬迁打造的龙山小区创业基地,划分为社区工厂、能人创业、扶贫专区三大功能区,引进了金龙山鞋业等7家劳动力密集型小微企业入驻发展,吸纳个体工商户30家,带动350人就业,直接、间接带动320户贫困户参与园区生产经营,户均增收3000元,已被认定为“商南县创业基地”。

突出技能培训提能力。整合人社、工商、税务等部门资源,建成了集创业展览、产品展示、创客服务于一体的“众创空间”,为创业者搭建了交流学习、亲身体验、实地操作的阵地。实施技能脱贫“千校行动”,引导广大贫困家庭子女上技校、学技能,大力开展就业技能、岗位技能、农村实用技术及就业创业培训。该县已有408名贫困劳动力通过培训,掌握了致富技能、走上了脱贫之路。

突出劳务转移促脱贫。制定了《贫困村特设就业扶贫公益性岗位开发管理办法》,已为全县69个卡内贫困村特设就业扶贫公益性岗位147个。加大劳动力就业转移力度,保持与广东、上海、山西、福建等全国各大劳务基地的沟通联系,广泛开展西安用工联盟合作活动,打造“商南劳务品牌”。紧扣苏陕扶贫协作机遇,积极与南京市溧水区签订劳务供需协议,今年已输送100多名贫困劳动力到南京就业。截至8月底,该县已实现劳动力转移就业5.54万人次,其中贫困群众转移就业2.1万人次,基本实现了有劳动能力贫困群众人人就业目标。

依托完善创业保障机制、实施创业扶持政策、优化创业指导服务、广拓创业就业渠道等,商南县打开了返乡创业和就业扶贫的新局面,取得了显著成效。目前,该县已吸引4076名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就业,成功创办企业154个、个体3922户,带动1.8万余人就业,完成创业投资19亿元,返乡创业企业年产值30.5亿元、占全县经济总量的40%以上;带动贫困劳动力实现就业5526人,占贫困劳动力总数的34.4%。

策划:董建莉 组稿:崔佳平 苏晓鹏 李治军 图片:商南县就业管理局提供

新闻推荐

商南举办首届客商大会 吸引16个项目签约 总投资逾46亿

本报商洛讯(李治军记者闫鹏飞)9月16日至17日,商南县举行了以“汇英才、聚动能、携手共建新商南”为主题的首届客商大会,来自该县内以及北京、南京、广东等地的210家企业负责人、商南县驻外商会会长30...

商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商南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