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实三个课堂优化育人方式 ——商洛中学以优质课堂培育优秀人才

西安商报 2021-12-20 01:02 大字

?优秀学生赴英国研学,研学师生在剑桥合影

?生物社团成员在实验室制作葡萄酒

?在气象局开展气象观测实践活动

教学质量是学校发展的主旋律,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面对教育发展的新形势,商洛中学始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坚持五育并举、不让一名学生掉队的理念,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积极实施新的课程标准,聚焦课堂教学改革,不断优化、丰富育人方式,以“构建一个好的课程体系,建立一支好的教师队伍,创设一个好的课堂环境”为目标,坚持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协同培养,积极统筹“课中课外”“校内校外”“线上线下”等资源,抓好抓实“三个课堂”建设,提高课堂教学这个第一课堂“主阵地”的效率效果,建设以校本课程资源为依托的第二课堂,拓展以社会实践活动为载体的第三课堂,全面优化育人方式,激发和调动广大师生的积极性,让每一位教师都成为学校发展的动力之源,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

深化教学改革打造第一课堂

第一课堂是落实立德树人的主阵地,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主渠道。为了让课堂更有效、更精彩,自2019年商洛中学开展新一轮以“导”“学”“展”“评”“练”为基本教学环节的“大五环”课堂教学改革实验,体现启发式、互动式、体验式、探究式、分享式、合作式、融合式等特质,突出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自主探究、深度思维的能力,让学生在课堂上真正动起来,让课堂真正活起来。

坚持名师示范引领,加强课堂改革培训。以商洛中学名师工作室、学科带头人工作坊、教学能手工作站为依托,以首席教师为引领,积极开展教师培训,通过“大五环”课堂教学改革专家讲座、专家示范课、骨干教师公开课等形式开展教师课堂教学改革培训,确保课堂改革的正确方向。

加强集体备课研究,扎实提高备课质量。没有高质量的备课,就没有高效率的课堂,学校坚持抓实集体备课研究,把集体备课研究作为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主渠道。集体备课要求做好“四个研究”(研究每周安排;研究分层教学基点选取与内容的精选;研究分层教学课堂问题、活动设计;研究分层作业布置与落实措施),在此基础上研制高质量的教学设计方案,有效提高学校的课堂教学质量。

开展“每周一课”教研活动,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坚持将“课标拆析与目标叙写研究”“导学案编写研究”“大五环课堂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等省市规划课题与“每周一课”教研活动相结合,将课题研究成果转化为课堂实践,通过课堂实践促进课题研究。每周每个年级每个学科都要组织一节公开课的校本教研活动已经常态化、制度化。“每周一课”的评课、研讨、交流与打磨,按照组内定主题,遵循“说课打磨—讲课听课→集体评课→研课磨课→教学反思”的程序,研磨出“每周一课”的亮点,让课堂更精彩,更有效。

改革课堂评价标准,引领课堂教学改革。积极开展国家课程标准和新教材研究、交流,细化学科核心素养在课堂落地生根的途径。完善课堂的评价细则,通过青年教师课堂观察与评价、“大五环”课堂教学改革大赛、省市教学能手选拔比赛等评选活动,引领教师关注课堂改革,改变课堂教学策略,提升教学质量。“大五环”课堂教学改革成绩显著,目前,通过创设问题情景,引导学生深度思维,让学生在思维碰撞中生成新知识、新方法、新问题,让学生在展示中反思总结提升,已经成为课堂教学常态,教师教学能力快速提升,全校有15名教师成长为陕西省教学能手。

推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融合,助推课堂教学改革。坚持线上线下相结合,推动信息技术和课堂教学不断融合,辅助学生深度学习的服务,真正把学科核心素养落在一线课堂。目前,学校智慧校园全面实施,安装了智慧黑板,检测模拟考试全部使用了网上阅卷系统。充分利用网上阅卷系统数据库,收集、分析与解读各类数据,寻找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隐性问题,为学生定制个性化的学习方案,让培优扶中补弱更具有针对性、实效性。学校正在积极探索线上线下融合的教学模式,认真研究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技术、线路、策略,各学科已开发出一定数量的网上精品课程。

整合校内资源丰富第二课堂

商洛中学在提高第一课堂质量的基础上,为了适应新课程的要求,积极整合校内资源,丰富第二课堂,不断提高学生综合素养。

广泛组织开展学生社团、科技创新等活动。学生社团是校园文化建设和学生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素质拓展、才华展示的舞台,拓展知识的桥梁和开阔视野的窗口,学校坚持鼓励引导与学生自主选择相结合的原则,积极开发符合学生成长成才需要的各类学生社团35个,涵盖人文类、艺术类、体育类、科创类等类别,学生参与率达60﹪以上。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丰富学生校园生活,陶冶学生情操,启迪学生思维,发展学生个性特长,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开放实验室、天文台、电脑室,组织学生进行理化生实验探究、航模制作、撰写小论文、开展小发明等科技创新活动。组织学生参加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近三年来学生作品在陕西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获得一等奖5件,二等奖8件,市级获奖32件。

坚持“五育”并举,全面提升育人水平。商洛中学成立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坚持以养成教育、法治教育、诚信教育等为重点,以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切入点,全面拓展德育工作新思路,针对学生中最容易出现违反校纪校规的行为制定了学生五项禁令,坚持常态化检查,常态化教育;坚持校园卫生检查、校园安全检查、学生文明行为检查、两操检查,着力构建学生德育实践的平台,通过学生上岗执勤,增强学生自律自护意识,倡导文明行为习惯;通过争创“美德青年”“文明学生标兵”“十佳学生干部”“校园之星”“班级之星”“优秀团干部”“优秀团员”等活动,树立学生模范典型,使学生自觉遵守校纪校规。加强青年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积极创设活动载体,大力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德育教育活动,增强“活动育人”效果。

同时,该校还积极探索体育、美育教育新途径、新载体,在开足开齐体育课的同时,积极组织开展了“校园足球赛”“校园篮球赛”等各种体育比赛,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积极开展了舞蹈、戏剧、影视等活动,参加“春芽杯”等一系列比赛活动,培养了学生艺术感知、审美能力和文化理解素养,让美育教育真正在校园生根开花结果。扎实推进劳动教育课程建设,定期组织学生深入社区、街道、福利院、特教学校等地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开展了走进军营等体验活动,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热爱劳动。

搭建社会平台拓展第三课堂

搭建社会平台,让学生从“第一课堂”“第二课堂”走向更加广阔的“第三课堂”。

商洛中学认真落实教育部《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研究制定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积极联系社区、企业等机构,组织学生参与各项社会实践活动,严格执行学分认定。建立商洛市烈士陵园、商洛市博物馆等校外德育基地,定期组织学生参观学习,培养学生家国情怀。建立商洛市儿童福利院、商州区刘湾敬老院等社区服务基地,定期组织志愿者服务,参加社区劳动。建立商洛市科技馆科技、商洛市气象站等科技研学基地,定期组织学生参观学习,开展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与创新思维。与高等学校合作培养创新人才,组织选派学生到高校研学。2019年7月份学校选派8名师生到英国研学。近三年选派300余名学生到北大、清华、西北农林科大、西安交大等高校研学。这些研学活动,开阔了学生的视野,让学生长见识、长才干。

同时,商洛中学持续以“课堂革命陕西行动”为抓手,坚持以教研为动力,以课改为依托,以课堂为载体,扎实推进“三个课堂”互通互补,优化教学管理,走内涵发展之路,努力做到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协同育人”,助力教育高质量发展,让学生乐学、会学、好学。

(杨玉良)

新闻推荐

分摊供暖建设费有争议致小区未供暖 刘湾街道办:12月1日已为缴费用户试供暖

市民程先生反映:商洛市热力公司向商洛市商州区东方威尼斯水城小区物业发出通知函,要求小区业主缴纳红线内的工程和设备...

商洛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商洛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