岗位学雷锋标兵陈伟星 奉献扶贫事业赢得群众赞誉

三秦都市报 2021-03-14 01:03 大字

本报商洛讯(记者闫鹏飞)1999年,31岁接受学校派遣,开始了驻村扶贫工作。多年来,把从“而立”到“知天命”最美好的时光全部奉献给了扶贫事业。他为群众修路、饮水、谋划产业、解决技术难题等等,小到会说话的两岁孩子,上至耄耋老人,都亲切地称他为“老陈!”他就是“中国好人”“陕西好人”,西北大学驻商洛市黄山村扶贫工作队队长陈伟星。

“扶贫先扶智,要把山区小学孩子的教育问题放在扶贫工作第一位,绝不让孩子们因家庭贫困而辍学。”陈伟星说,农村的基础教育都比较弱,把孩子的教育工作做好,让孩子们走出大山,让他们能够自食其力,通过自身努力改变家庭贫困面貌,阻断贫困代际相传。

作为来自高校的扶贫干部,教育扶贫自然有先前优势。扶贫20余年,陈伟星利用西北大学扶贫资金,在商州区沙河子镇看山寺村、大荆镇兴隆村和铜川市黄堡镇安村共建3所农村小学,为3所小学配备桌凳、黑板、电脑等教学器材。多年来,组织西北大学学生利用暑假时间,下乡扶贫、支教。组织爱心企业关爱留守儿童,累计资助90余名学生,其中58名学生考上理想大学。

在帮扶工作中,陈伟星创新做法,采取“五动工作法”。“五动”就是真情感动、项目带动、资金融动、技术驱动、奖励促动。他通过经常性深入村民家中,家访交谈、拉家常、知家事、解难事、讲政策。陈伟星用心走入群众心中,拉近距离,他与贫困户成为“自家人”。8年来,为李平娃等5户修缮房屋,为李官侃安装微型水泵,为李晓波家提供法律援助,为李志盈两个儿子资助圆了大学梦……一件件实事,使补短强弱落到实处,赢得群众赞誉。

新闻推荐

面对面桶边督导 让垃圾各归其位

“您好,餐厨垃圾请放到这个垃圾桶,纸盒放到可回收垃圾桶。”“如果是餐厨垃圾,请把塑料袋解开,垃圾倒进餐厨垃圾桶,袋子放进另...

商洛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商洛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