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公有制经济已成主引擎 王丹

商洛日报 2021-01-20 06:05 大字

近年来,商洛市大力实施“大企业引领、大项目支撑、园区化承载、集群化推进”战略,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出台奖补政策,推动全市非公有制经济呈现高速增长、快速发展的良好局面。据统计,2015年以来,商洛市连续5年非公经济增加值占比分别为53.05%、54.20%、55.20%、56.22%、57.2%,均位居全省前三位,非公有制经济已成为商洛市国民经济的主引擎。

总量不断增加

市场主体渐渐壮大。商洛市以中省深化改革、简政放权为契机,认真贯彻落实扶持发展小微企业、非公经济政策措施,积极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环境,确保非公企业轻装上阵,快速发展。截至2019年年末全市新登记个体工商11209户,累计达到84525户;新登记私营企业3126户,累计达到14302户。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全市非公经济增加值三次产业结构由2015年的11.52:62.52:25.96调整为2019年的8.34:57.36:34.30,一产下降3.18个百分点、二产下降5.17个百分点、三产提高8.35个百分点,5年内呈现出一产、二产下降,三产服务业提升明显。

民间投资健康增长。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惠及民间资本投资政策。5年期间,全市累计完成民间投资1560亿元,2015-2019年分别增长12.6%、-23.7%、61%、31%、-1.7%,年均增长12.2%,投资带动产业结构逐步优化。

非公总量不断增加。2015-2019年,全市规模以上非公企业数分别为432家、556家、708家、847家、925家。截至2019年,非公工业企业产值超过20亿元以上的有8家,产值10-20亿元企业有8户。

优势产业初步形成。多年来,商洛市坚持工业强市不动摇,立足资源优势,制定和落实促进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发展政策,推动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和新兴产业增长点培育,形成了以现代材料、现代医药、绿色食品三大支柱产业为支撑,有色、冶金、医药、食品、建材、化工、电子等多种行业竞相发展的工业格局。

创新能力不足

产业层次较低。商洛市矿产资源加工业仍占非公经济的主体,三产大多数处于传统行业,新兴服务业还处在起步培育阶段,规模小,支撑作用十分有限,产业结构调整任务艰巨。

产品销售不畅。工业品销售不畅,尤其是钒矿、锌锭等矿产品积压较多,加之企业运营的成本增大、市场回暖缓慢、产品价格下跌,导致企业生产经营更加困难。

创新能力不足。非公企业大多管理水平低,产品科技含量不高,多数企业没有技术研发中心,设备更新、研发投入不足,名优品牌数量少。另外,企业用地、融资等困难突出。

加大支持力度

继续加大科技人才培养。支持企业建立研发机构,鼓励企业增加技术创新投入,加大新产品、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推广应用。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引导企业加大人才培养、培育投入,促进创新人才的培育和引进。收集整理高校院所科研成果、企业技术需求,促进技术成果应用,确保新实施10个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取得实效。制定完善各类技术人才的招聘和晋升政策,并组织对现有的相关政策进行督促落实,确保技术人才招得来、引得进、留得住。

全力推进企业达产增效。利用全国经济复苏回暖时机,加强经济协调调度,主动服务企业需求,切实做好水、电、油、气、运、资金等各类生产要素保障,全面抢抓生产进度,支持企业新产品研发、改造扩能、市场销售,深挖经济增长点,最大限度释放产能,全面推动工业产量、产值同步增长。

促进企业政策落实落细。全面落实好市委、市政府稳经济、促发展、稳就业各项政策措施,会同财政、人社、金融、税务、供电等部门全面落实税费减免、财政扶持、金融支持、降本减负、援企稳岗、电价气价优惠、房租减免补助等惠企政策,优化简化办事流程,压缩办理时限,确保企业便捷优厚获得政策。

新闻推荐

商洛市县镇两级标准化创业中心实现全覆盖

本报讯(方宪遵)到目前,商洛市8个县级、98个镇级标准化创业中心全部建成运行。县镇级标准化创业中心实现全覆盖,为全市城乡...

商洛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商洛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