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书房年度总结 2020 好书陪我们走过

江淮晨报 2021-01-09 00:37 大字

对许多人来说,刚刚过去的2020都不是一个容易的年头。疫情的危机与叵测,带来世界与个体的双重封闭和不安,我们送走了科比、马拉多纳……这个冬天,似乎格外的冷。

有些人与事,不该被我们遗忘。在这个岁末年初的时刻,我们整理了2020年那些令人印象深刻的选题,与您一起回顾这一年的好书。当我们回顾这些内容时,其实也是在回顾这一年人们的心绪与思考集中于何处,让这些成为时代记忆的片段再次进入我们的视线。伴随着这些时代记忆,我们每个人也在对这一年进行生活再总结。接下来,让我们跟随2020年的一张张报纸,开启回顾篇,以文学关键词的形式一起回顾您与晨书房的读书旅程。

阅读与思考

2020伊始,疫情席卷而来,所有的生产、消费和娱乐都被迫按下暂停键,但这恰恰给了人们一个重新思考诸多关于人性、道德、社会制度等终极性问题的契机。晨书房与读者展开互动,适时推出了“你最近在读什么书?”的选题,请读者分享在疫情期间的阅读和思考。有人在《瓦尔登湖》中流连忘返,淡淡的宁静,享受寂寞,品味孤独;有人结合现实和环境,在《气候赌场》中思考着社会的危机;也有人在书本中找寻乡土记忆和寻根意识……疫情阴云密布,宅家的他们捧起书本,以书疗心。

关于疫情,我们带领读者在瘟疫题材名作中,进一步深切体会生命的意义。加缪的《鼠疫》、萨拉马戈的《失明症漫记》告诉我们:可怕的不是瘟疫本身,而是对待瘟疫的态度。

此外,我们还做了一些紧跟热点的选题。

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来临之日,在“故宫那些事儿”选题中,我们挑选了两本关于故宫博物院的新作——《我是故宫“看门人”》和《故宫六百年》,共同讲述了紫禁城600年的历史,回顾故宫是如何影响了一代代人的记忆、审美、文化和日常生活,为读者勾勒出一个完整的故宫。

10月8日,美国诗人格吕克获诺贝尔文学奖。我们做了“诺奖再次拥抱诗意”的选题,试图帮助读者朋友更好地了解这位女诗人的生平。晨书房同时精选了20本诺贝尔文学奖往届获奖者代表作品,带领读者一起开启愉快的阅读旅程。

有些议题,我们希望再次进行深入探讨。2020年是女性议题备受关注的一年。从疫情中的女性医护人员到“乘风破浪的姐姐”,从“三十而已”到张桂梅校长,有人让我们看到榜样的力量,有人为我们揭示为人向所忽视的隐秘的角落。图书出版也迎接了这一热潮,从《坡道上的家》到《知晓我姓名》,许多图书在对一系列性别衍生问题的诉说和讨论中,唤起广泛的共鸣。

关于文化出版行业,这一次我们将视角对准那些隐身于书籍背后的人——编辑。《流光与书影——大时代浪潮中的出版人》作者马晓芸抒写了自己作为出版人的切身体会,一起回溯那个文学的黄金时代。

关于文学与写作,我们主张每个人都应有“文学的故乡”。当我们谈论文学的时候,不要忘记文学是从土地里长出来的。故乡这片土地不仅长出了粮食,长出了草木,还长出了文学。我们带领读者在作品中回到了莫言的高密东北乡,贾平凹的商洛,刘亮程的新疆沙沟梁,阿来的嘉绒藏区,迟子建的冰雪北国,张炜的胶莱河东部半岛等。一起回到作家出生的村庄,回到文学创作的现场,还原他们的童年往事和创作历程,揭示了他们如何将生活的故乡转化为文学的故乡。

另外,我们也跟着镜头一起去云游了作家的故居,去探寻他们的文字奥秘。老舍写下《茶馆》的丹柿小院、沈从文的凤凰古城、萧红儿时的呼兰河、上海武康路上巴金写作的花园、北京鲁迅博物馆后的鲁迅故居……故居打开了了解作家的另一扇窗。

传统与新声

疫情期间反而成了与世隔绝的写小说绝佳时机。2020年是好作品的井喷之年。知名作家“扎堆儿”出了新长篇:王蒙的《笑的风》、贾平凹的《暂坐》、姜戎《天鹅图腾》、刘庆邦的《女工绘》。

作品“扎堆儿”出现,能看到这些“老作家”在创作上的勤奋和自觉。写作对于他们来说,更纯粹、更自然和从容。这些新作,几乎都带有“回归创作原点”的感觉。《笑的风》以婚恋故事盘点共和国70载风云,《女工绘》重新回到煤矿题材,《天鹅图腾》则是作者一直关注的湿地草原题材。这种回归并不是原地踏步,而是在作家最为熟悉的地方挖掘更新鲜、更丰富、更深刻的人生感悟。对同样的题材进行深度挖掘、反复,可以形成更磅礴、立体的艺术世界。

另一方面,青年作家奋起直追,也是丝毫不敢懈怠。8月青年旅行作家刘子超出版《失落的卫星》,他把旅行作为一种认识世界的方式,把对中亚的浪漫想象转变成为了数次深入亚洲腹地的旅程,他多次深入那片失落的大陆,寻找被遗忘的声音。

鲁迅文学奖得主石一枫新作《玫瑰开满了麦子店》持续书写北京底层平民的故事。石一枫笔下的人物多多少少带有小人物的遭遇和凄楚,他始终在尽职尽责地书写小人物的故事。鲁迅文学奖得主滕肖澜也推出长篇《心居》,深潜于上海弄堂里的生活,道尽普通人对“小日子”不懈持有的热望,纷杂日常中的极力争取。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新世代”作家也崭露头角。陈春成的短篇小说集《夜晚的潜水艇》近日颇受关注。虽然这部小说集存在一点稚嫩和篇目同质化的痕迹,但作者的想象力饱满而轻盈,抒情性、诗意性的文字交缠,构造出了一个个浪漫神秘的梦境。作者对语感、诗性的理念追求,在年青一代的作家里,可视作特别。

虚构与真实

许多作家成名后,都没有再写出优秀的作品——大众对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迟迟不出新作这些年的观望中,忧虑的正是这点。7月31日,莫言携新作《晚熟的人》重返读者视野,这是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的首部作品,2020年,距莫言获诺奖已经过去整整八年,距他出版上一部小说已过去整整十年。莫言讲故事向来爱用第一人称“我”,《晚熟的人》延续了这一习惯。不同的是,这12个故事中的“我”大都借用了作家本人当下的年龄和身份,莫言真正将自己写进了故事里,毫不避讳地向读者敞开了获得诺奖后的生活。

此外,78岁的冯骥才的新长篇《艺术家们》塑造了国内小说中少有的艺术家形象,用两支笔描绘出五十年时代巨变。迟子建在疫情中边工作边创作,她今年出版的新长篇《烟火漫卷》聚焦了哈尔滨百姓的生活,描写了一群形形色色笃定坚实的普通都市人,于“烟火漫卷”中焕发着勃勃生机。

去年,非虚构文学作品的春天已然到来。

万方经过十年纠结,推出非虚构作品《你和我》,决心以毫无保留的姿态讲述父亲曹禺和母亲的过往。这里有民国闺秀的爱情,曹禺与巴金一生的友谊,家书里的父女深情。写作中,女儿试图寻找真相,回答母亲意外身亡和父亲“江郎才尽”的猜测,最终接受了母亲的嗜药和父亲性格的弱点以及更内在的时代创伤。这是一部直面真实的回忆录,理解不完美的父母,同时原谅那个年轻无知的自己。

黄灯是近几年非虚构写作领域中备受关注的作家之一。《我的二本学生》取材于黄灯的长期课堂教学以及课后的师生交流。作者从自身的教学日常写起,获得了学生群体成长的第一手资料。她成为这群学生成长变化的见证者,本书折射出当下普通年轻人的状况,并勾画出一批年轻人的成长路径。

纪念与展望

在过去的一年里,晨书房仍坚持每月一期的“致敬经典”栏目,以阅读的方式去缅怀、纪念那些叩击过我们心灵的书写者们。历史上的今天,他们或诞生,或逝去,却在书籍里穿越时光而来,他们留下文字、思想与话题,与时代继续同频共振。

这些人,仍值得我们纪念。

1960年1月4日,加缪因车祸意外身亡。去年距离他逝世已经60周年了。

2020年6月9日是狄更斯逝世150周年。虽然已过一个半世纪,但狄更斯笔下的人物却鲜活如初:奥立弗·退斯特、大卫·科波菲尔、小耐儿、小杜丽们依然吸引着新读者,影视不断重复塑造着他们的独特性格与样貌。这大概是后世对为数不多的大作家们的特殊待遇。

2020年是帕特里克·怀特逝世30周年,但他的“生命之诗”依然在回响。他将澳洲这块新大陆引入文学地图中。他善于探索人的精神世界,在社会的荒原中寻找生命的终极意义,他的长篇小说《人树》更是被誉为“澳大利亚的《创世纪》”。

2020年也是雷·布拉德伯里诞辰100周年,这位被称作“幻想世界的大魔术师”。宇宙中运动着与他同名的小行星,火星上有纪念他的着陆点,这位大师级科幻作家不仅闻名世界,还因他的突出贡献“驰名”宇宙。他的作品充满了天马行空的想象力,饱含隽永的诗意与哲思,极大地拓展了幻想的空间,甚至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

此外,晨书房的好书推荐榜每月也是如约而至。多元阅读新版图之下,我们力求在文学、社科、实用、艺术、儿童、教育、新知、生活等不同分类中筛选出月度书单。所谓选择,并不是为了盖棺论定,而是为了在茫茫书海中给您提供一点参考。

未来与过去,站在时间的两端,身处现在的我们,走过的每一个足印,都成为过去的一部分,踏出的每一个步伐,都迈向未来。每一本书,都是我们过去的存档,但每一本书,又都是写给未来的我们。如果光已忘了照亮前方的路,一本好书,将成为指引未来的路灯。如果你纠结于过去和现在,那么一本好书将为您打开众多的未来。

我们以对经典的讨论开启2020年,又以寻找文学关键词的方式,告别这不寻常的一年。很多年后,当我们回望2020,其中的艰难、繁复、五味杂陈,或许依然会如今天这样清晰:在跌宕的日子里,我们前所未有地渴望阅读的力量,希望借助文学的力量,重新抵达逝去的某个瞬间,找到我们内心共同充盈着、流动着的诗意,从而更理性、更全面地审视自己的生活。

2020,好书陪我们走过。2021,晨书房将继续陪您阅读,理解生活,去思考如何抵达更好的远方。 晨报记者 侯梦梦

新闻推荐

商洛高新区与西安国际港务区签订协同创新合作协议

本报讯(记者陈静)12月25日,商洛高新区外贸招商推介会暨西安国际港务区签约仪式在商洛高新区举行。副市长刘伟出席并致辞。...

商洛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商洛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