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人大代表姚广东: 打造特色乡村促农民增收

三秦都市报 2020-11-04 01:40 大字

群山环抱、绿水环绕、梯田交错的美景尽收眼底,在距离山阳县城53公里的法官镇法官庙村,独特的田园风光让这里宛如秦岭深处的“小桃源”。从一个闭塞、贫困的小山村成为国内诸多艺术院校的写生基地,法官庙村华丽变身的背后,离不开省人大代表、村党支部书记姚广东的带头和领路。

10年前,在外打工的姚广东凭借着敢闯敢干、诚实守信和吃苦耐劳的精神,日子过得风生水起。为解决村民的出行难题,他利用自身人脉,筹集资金8万元,用一个多月时间,修通了两公里的通村路,加上平时他经常带领村民外出务工,共同致富,深得村民的信任和拥护,在村委会换届中,全票当选村主任。

为彻底改变村里落后的面貌,他积极跟商洛市政府对接,介绍村里的境况、谈致富想法,晚上挨家挨户地给乡亲们做工作,最终市规划设计院经过对村子进行实地勘察和规划设计,依据地理优势、历史渊源、风土人情,最终确定将法官庙村打造成秦岭原乡特色乡村。在特色乡村发展过程中,姚广东带头种植九眼莲、发展民宿产业,用实际行动让群众认可他的“致富计划”。

“村里人均耕地很少,要想转变大家的传统观念种植经济作物、发展产业,让他们看到实际收益是最直接有效的方法。”他说,随着民俗文化与旅游商贸的融合,许多群众都发展农家乐、民宿、手工艺制作、特色小吃等旅游服务业来增加收入。

目前,法官庙村已建成传统手工作坊10家、特色店面32家、农家乐7家、特色小吃门店13家、民宿28家。今年年初刚刚承包了农家乐的村民杨小琴表示,现在一到节假日,法官庙村的游客就特别多,由于临近湖北十堰,时常还会有湖北的游客来到这里,“顾客最多的时候同时有10桌客人吃饭,忙得我团团转,每月毛收入也有2万元了。”

如今,法官庙村形成了春看油菜、夏赏荷花、秋看菊花、冬赏雪景的景象。随着西武高铁的即将开工,法官庙村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姚广东表示,他下一步将大健康产业发展规划与特色农业、全域旅游等专项规划衔接,形成特色鲜明、优势互补、错位发展的大格局。本报记者文晨

新闻推荐

坚守理想 人生就有航向 访商洛学院党委书记龙治刚

商洛学院党委书记龙治刚一直非常重视高校思政课铸魂育人的关键作用,在其撰写的《充分发挥高校思政课铸魂育人关键作用...

商洛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商洛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