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市巩固产业脱贫成果

商洛日报 2020-03-14 05:59 大字

本报讯(李枫林伟锋)商洛市始终把发展扶贫产业作为群众脱贫后增收致富的根本途径和关键举措,夯实群众增收基础,防止脱贫人口返贫,防止边缘人口致贫,有效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

强化产业培育,夯实增收基础。全市推动“4+X”特色产业提质增效,提升特色种养业标准化、规模化、绿色化水平。大力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康养健身等多元业态,引导支持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开展农产品初加工。指导有发展条件的移民搬迁安置点选好选准产业项目,积极发展社区工厂、扶贫车间,提供就业岗位,实现群众就近就业。

壮大集体经济,激活资金效能。加快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建设,强化农村集体“三资”和财务规范管理。激活财政资金效能,探索联村共建、村企合建等多种合作经营模式。加大致富带头人培育,大力培育种养能手、经营能人、能工巧匠等,引导贫困群众主动创业、勤劳致富。

强化主体培育,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培育壮大带贫主体,招引有实力龙头企业、农业园区等经营主体投资兴业,支持致富能手、大学生、退伍军人等创办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鼓励金融机构创新产品和服务,推行资产入股、资金入股、订单生产、托管代销等利益联结方式,将更多群众镶嵌到产业链条中。

推进消费扶贫,拓宽产品销路。推进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创建,开展秦岭生态农产品认定、省级名牌产品推荐,提升商洛特色农产品知名度和竞争力。举办特色农产品产销对接会、洽谈会,组织供需双方对话交流,签订产销协议。鼓励各县区与电商平台对接合作,加大经营主体与高校、国企、电商企业、大型超市等精准对接力度,多渠道拓宽农产品销售路径。

健全帮扶体系,提升服务效果。充实优化“四级”产业扶贫技术专家团队伍,加强产业脱贫技术服务110指挥调度,组织市级专家团队直接对接扶贫产业、直接帮扶指导贫困县区,县、镇、村技术专家团人员直接对接产业项目、直接包联指导服务带贫主体和贫困户。每个贫困村确定1至2名产业发展指导员,定期开展帮扶指导,提升产业技术服务效果,解决群众产业发展难题。

新闻推荐

商洛市儿童福利院倾情守护孤弃儿童

3月8日上午,市儿童福利院举办“巾帼能顶半边天”主题活动,让全院封闭式管理抗击新冠肺炎疫情20多天的30多名巾帼妈妈,通过微...

商洛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商洛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