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洋”童书成为孩子的“主菜”

商洛日报 2018-06-18 08:46 大字

美国儿童绘本《大卫,不可以》

近日,有媒体报道称,无论是启蒙读本、绘本还是故事书、科普读物,“洋”童书在市场中的份额越占越多,“西餐”正在成为孩子的“主菜”。针对此现象,记者走访了商洛市童书市场,一探究竟。

英国的《我妈妈,我爸爸》、美国的《大卫,不可以系列》、法国的《不一样的卡梅拉》……记者发现,这些“洋”童书几乎都摆放在每个书店童书专柜比较显眼的位置。导购员介绍:“目前,国内引进的外国童书,大都画风精良、装帧精美、内容新颖,现在很多家长一进书店都会指定要国外的童书。”书店负责人说:“引进国外儿童刊物,是因为其起步早、发展成熟,可以缩短企业销售周期、降低成本与风险。”

一位家长告诉记者,“《大卫,不可以系列》是孩子看了两三年的书。”国内的童书一般都是说教性较强的,孩子不爱看,而《大卫,不可以系列》,不但设计精美而且还能用简单的语言将很多道理用图画的形式呈现出来,因此不但孩子爱看,大人也喜欢。

有些家长认为要和国际接轨,多接触外来文化,但家长吴先生却不这么认为,他说:“我们国家有五千年的历史,本土童书中的历史人物故事、神话传说等内容丰富有趣,如果因为过时的设计就错过了,未免可惜。”他告诉记者,自己的孩子曾经因为看“洋”童书对西方的圣诞节需要用袜子装礼物,万圣节有南瓜车等国外传统“如数家珍”,但对端午节等中国传统节日里应该做什么却不太清楚,所以,他有意减少了孩子对洋童书的“摄入量”。

“西餐”不是不好,但对孩子们来说需要营养均衡,如果要上升一个层面,过多的“洋”童书充斥市场,那我们的文化自信从何而来?吴先生发出这样的感慨。

的确,记者在各个实体书店、当当网、亚马逊等童书排行榜上看到,国外儿童刊物的销量要好过本土童书,但《唐诗三百首》《花木兰》《二十四节气》等童书也“不甘示弱”,所以,家长在选购童书时要根据孩子的需求选择适合的书本,切莫跟风,让“洋”童书成为孩子的“主菜”。

近几年,本土童书相比以前,设计变得精美,而且说教性减弱,作者越来越注重故事和插图的结合,出现了一批图文并茂的童书。书店销售人员说:“现在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二十四节气》绘本卖火了,图文并茂的音律启蒙也卖火了。”据了解,本土童书随着大众对传统文化关注度的提高,销量越来越好。

针对部分孩子和家长更加乐于接受国外儿童刊物的现象,幼教孙老师说:“更重要的是家长应该留出时间陪伴孩子阅读。虽然书是孩子学习成长的重要工具,但不是他们认识世界的唯一途径,更加无法代替家长对孩子的言传身教。”

以前,孩子们从家长睡前故事中汲取成长的养分,学会热爱生活和为人处世的道理。今天,孩子们能接触到各种各样的书,而家长怎么将这些“食材”化为营养,这才是最重要的。(本报记者 王艳 郭璇)

新闻推荐

没办任何手续 3层违建安然矗立3年 规划、城管、住建等多个职能部门均无法说清原因

御园小区这栋3层楼,没办相关手续,建筑面积900多平方米华商报记者陈永辉摄华商报讯(记者陈永辉)商洛市御园小区一栋3层楼建成...

商洛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商洛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