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300多万元建成近一年 因引线工程迟迟未动工 孝义丹江桥成“断头桥” 4个行政村数千人出行不便 商州区交通运输局:大桥引线建设缺资金,计划近期动工月底前实现

华商报 2018-04-12 02:44 大字

华商报讯(记者 陈永辉)投资300多万元,建成近一年的孝义丹江桥,因为引线工程迟迟未动工,建成的桥成“断头桥”,丹江两岸4个行政村数千人出行不便。对此,商州区交通运输局称,因桥引线建设缺资金,又加之引线征地未谈妥,致桥建成后无法投用。

村民“望桥兴叹”

数千人出行需绕行5公里

4月10日上午,华商报记者来到商洛市商州区夜村镇李河滩村,横跨丹江的孝义丹江桥主体已经竣工,桥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桥面宽7米左右,一头连着李河滩村,另一头本该连通312国道,但引线空地却被人为用铁丝网围了起来,一侧只留出仅供行人通行的泥土小路,现场不时能看到有行人和电动车小心翼翼错开通行。

“这座桥2017年7月建成,没有建设引线工程,就成了现在的样子。”村民刘师傅说,桥头引线空地之前被人租用,临时用铁丝网围起来,桥建成后,为了出行方便,有村民在“断头桥”一处踩出了一条泥土小路。“村民高高兴兴的看着桥建成,但却只能望桥兴叹。”

村民王师傅说,桥北边是李河滩村,南边是陈巷村,周围还有2个村子。桥未建成前,村民出行主要靠上游几百米处的吊桥,现在吊桥成了危桥,新修的桥却无法使用。尤其是桥北头不远处有一所九年制学校,学生们的出行也是不方便。

李河滩村村支书孙庆红说,他们村有1500多人,再加上周边3个村子,数千人的出行多有不便,村民买化肥种子、学生上学等都受到影响,两头都得绕行5公里才能到达对面,一些学生为了方便,不得不走已经封闭的吊桥,村上也给镇上多次反映,但都没有多大效果。

交通局:引线工程未动工是缺资金

计划4月底前实现桥通

4月10日中午,商州区夜村镇主管交通的副镇长称,孝义丹江桥由商州区交通运输局组织实施,镇上只是在前期选址过程中做一些辅助工作,这座桥建成后,引线工程迟迟未动工,具体原因他不清楚,不过这件事镇上主要领导曾和交通部门协调过。

华商报记者在商州区交通运输局看到了一份该局关于2015年桥涵配套工程商州区孝义丹江桥施工图设计及预算的批复,显示孝义丹江桥全长98米,桥面全宽7.5米,预算总投资303.5044万元,中央车购税投资补助196万元,不足部分由商州区自筹资金解决。

该桥建设单位为商州区交通运输局。2016年商州区交通运输局曾给夜村镇以书面报告的形式,提到引线长221米,占地6余亩,请求协助解决大桥引线征地拆迁,但却没了下文。

“建桥的目标就是连接南北,方便群众出行,原来连接两岸没有桥,群众出行只能绕行。”4月10日下午,商州区交通运输局叶姓副局长称,桥的主体建设有专项投资,但引线部分建设资金需要地方财政配套,初步估计约需40万元,由于配套资金不到位,又加之引线征地拆迁没谈妥,才导致现在的状况。

叶姓副局长表态称,对于大桥引线工程他们局已经与夜村镇政府协商研究,建设资金由他们想办法筹集,夜村镇具体负责征地拆迁,计划近期动工,月底前就能完全建成通车。

新闻推荐

《山本》:贾平凹的第16部长篇

贾平凹著人民文学出版社2018年3月作家贾平凹又出手了,42万字最新力作《山本》,是他的第16部长篇小说。写的仍是揉进作家生命中的秦岭故事,书名起初叫《秦岭志》,因和之前的作品《秦腔》有点重复,改名...

商洛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商洛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