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商洛的“国家宝藏”(三) 从历史文物中寻找文化自信

商洛日报 2018-02-01 08:24 大字

灰陶飞天纹滴水

南北朝文物。灰陶质,滴水平面呈半月状,上边沿为凹弧形,稍下用双阴线勾边,下沿弧圆如弓,滴水表面模印飞天和云朵纹。滴水是古代建筑屋檐下安置的建筑构件,为防止雨水直接流下侵蚀墙体。

铜方镜

唐代文物。边长十点七厘米。方形,圆钮,素面宽厚缘,缘部内外边凸起单框线,镜心底平,器体厚重,无锈处露出银白色质地,表面有绿色锈层。

青铜三穿戈

战国文物。戈,兵器,横刃用青铜或铁制成,装有长柄。此戈下栏有两穿(一穿为椭圆,一穿为长方形)。上栏有单穿,栏下出刺,一端略尖。

虎簋盖

西周文物。此器器身缺失,仅存器盖,因撞击盖断为四缺,拼合无缺损。盖面有圆盘形捉手,捉手周围有一周抹光宽带,其纹饰为放射状直棱纹,盖内壁铸有13行金文,每行12字或14字不等,共有铭文161字。铭文的主要内容是:周王对一位叫虎的重臣的册命和赏赐,受册命者铸造了这件青铜簋,为他的“子孙永宝用”,并作为“夙夕享于宗”的祭器。虎,是簋主人的名字,它的发现使得夏商周断代工程所设置的整个西周列王年代的推算全部完成。簋,是盛行于商、周时期的一种盛放食物的器具。商周时期,簋为重要的礼器。

“雒亭”“楚里孙”陶罐

秦朝文物。敞口,平沿,束径,广肩,鼓腹,最大腹径在腹上部,腹部饰绳绳纹中间有一道弦纹。在罐子肩部分别盖有两枚戳印,一枚为长方形,白文带边框,印文有“雒亭”二字;另一枚亦为长方形,白文无边框,印文”“楚里孙”三字,字体均为小篆,笔画工整,这是在商州秦代实行郡县制,但在商州这一带没有“雒县”的建制。除设“县属之亭”之外,秦汉之际还有“亭舍之亭(邮亭)”和“市肆之亭(市亭)”。因此这次发现的陶文“雒亭”两字“雒亭”不是县级行政单位名称,而是商业市亭的名称。“楚里孙”三字中,“楚里”应是城市或乡村最基层的社会组织名称,“孙”是制陶人的姓氏,即居于“楚里”的一个姓孙的陶罐制作者。

文/图 苏甜甜

五千年的文明延续着华夏民族的精神血脉,创造的每一件文物都凝结着历史的烙印,跳动着文化的脉搏,这些文物告诉人们从何处来,又带着时代的印记走向未来。

随着《国家宝藏》的热播,博物馆文化正在成为一种新的精神享受,参观者不只是陈列展览的欣赏者,更是文物的保护者。在商洛也有着这样一批国家宝藏,他们出现在商洛历史的不同时期,镌刻着祖先们的记忆一代代传承下来。如今,他们续写着未完的使命,让后辈们在走近文物的同时,通过对文物的感知,了解文物背后的人文精神,树立起真正的民族文化自信。

走进商洛市历史博物馆,五千年的文化脉络清晰呈现,夏鼎商彝、秦砖汉瓦,历史的厚重感扑面而来,书写在古籍里的文物呈现在眼前,在触摸文物脉络的同时不禁感叹,原来五千年文明的创造竟是这般鬼斧神工,传承着这样的灿烂文明多么自豪。

新闻推荐

市上出台病媒生物预防控制管理办法

本报讯(见习记者田琳白志鑫)1月24日,市政府办下发《商洛市病媒生物预防控制管理办法》,指导全市科学预防、控制和消除病媒生物危害,防止相关传染病发生和传播,保障群众身体健康,办法指出,病媒生物预防控...

商洛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商洛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