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林产兴旺万民富

商洛日报 2018-01-23 08:30 大字

 “合作社+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模式使龙头企业、基地和农户之间实现机制联结、利益共享。图为君威公司上门收购板栗。

 生产线上的板栗小包装车间

 五龙山核桃加工厂产品进入超市和特产店销售,与原核桃相比,利润增加30%左右。

 樱桃喜获丰收,果农脸上挂满笑容。

(汪瑛陈丹娅)核桃、板栗、大樱桃、中药材……在商州无论是国道沿线,还是坡梁沟岔,结满了林业产业“果”。近年来,商州区将林业产业发展与精准脱贫相结合,出台配套政策,加大资金投入,强力推动林业产业发展壮大,林业产业已成为全区群众脱贫致富主要经济来源。2016年度,全区林业产业增加值达到9580万元、产值突破18968万元,贫困户林业产业人均增收899元,促进17409贫困户、53911贫困人口按期稳定脱贫,走出了一条“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的“双赢”路子。

核桃成为富民的“摇钱树”

如今的商州有一张靓丽的名片,那就是核桃。近年来,核桃不仅走进千家万户,叫响全国,还成为当地群众脱贫致富的一大产业。

太阳暖洋洋的晒着大地,冬日的杨峪河镇任村安详而宁静,但在核桃园里却是一片繁忙景象,大家分工协作,不管是施肥、深翻还是刷白,都干的有模有样。

任村是商州有名的核桃村,核桃建园面积达到1600亩,该村充分发挥五龙山合作社内联外引作用,2016年新建年处理150吨干核桃的五龙山核桃加工厂,主要生产枣夹核桃、精品原核桃、椒盐核桃等品种,产品现已进入超市和特产店销售,与原核桃相比,利润增加30%左右。五龙山合作社被市委、市政府评为2015—2016年度核桃产业提质增效工作核桃初制加工示范场。

村上还坚持把流转核桃林地的农户特别是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统一组织起来加入核桃合作社,组建了专业技术队、农耕专业队和加工专业队,日常工作各负其责,采收期间全体投入采收,及时烘干。五龙山核桃合作社吸收62户贫困户为社员,合作社免去他们的入股金,没有劳动能力的低保户、五保户,流转他们的土地,让他们有资产性收入和脱贫兜底收入;有劳动能力、不懂经营和管理的贫困户,流转他们的土地,让他们有资产性收入,并把他们按其所长编入不同的专业队,通过传、帮、带的办法,让他们参加园区劳动有工资收入;对没有流转土地、自主经营的贫困户,合作社免费为他们修剪、微耕机翻地,并给他们一定的化肥、农药补助,引导他们参与科学经营管理核桃,提高效益,产品按市场价回收,加工后盈利按份额再分红增收。2016年,该村已有26户贫困户靠核桃产业脱贫,2017年95%的贫困户也依靠核桃产业实现脱贫。

在商州,核桃产业的发展先后经历了群众自觉零星栽植、与退耕还林等工程结合发展核桃产业、良种连片建园三个大的发展时期。目前全区18个镇办都有核桃,无论群山沟壑,无论川道平地,旱塬或是陡坡都有栽植,连片核桃和零星核桃随处可见。

优化产业发展布局。按照“区域化布局,规模化发展,良种化栽植、批量化生产”的原则,重点发展东片(孝义、夜村、白杨店、张村、沙河子),城周(大赵峪、刘湾、城关、陈塬),北片(西荆、大荆、腰市、板桥),南片(杨峪河、金陵寺、杨斜、黑山、砚池河)等四大核桃发展板块。在种植方法上,推行“四大一膜”、林粮间作技术;在发展方式上,采取大面积规模连片种植与零星分散种植相结合;在品种选择上,大力推广良种规模建园以辽核、香玲、中林三大早实品系为主,“四旁”栽植以西洛1、3号晚实品种为主,一个行政区或自然流域重点发展1-2个品种,实现良种品种化、栽植规模化、管理科学化。

扩大基地建设规模。以四大核桃发展板块为基地建设重点区域,以坡耕地为主战场,结合天保工程、退耕还林、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小流域综合治理等项目实施,加大基地建设力度,按照整镇办、整村、整流域推进,集中连片实现栽植规模化。现有千亩核桃基地33个,500亩基地48个,核桃专业村85个,核桃占到经济林总面积77万亩的58%。

建成良种苗木繁育基地。在杨峪河、沙河子、大荆、金陵寺、陈塬、腰市等乡镇办事处建立良种核桃育苗、接穗繁育、标准化管理、低产幼树良种改造等十多个规范化生产基地,为全区良种品种化、管理科学化发挥样板示范带动作用。全区建立核桃育苗基地2000亩,其中良种育苗1200亩,正常年份生产合格枝接苗600万株,采穗圃两处230亩。

示范引领,促进核桃产业提质增效。区委、区政府坚持高位推动、示范带动,成立组织机构,强化资金保障,夯实工作责任,启动实施核桃综合科管“三书三长”提质增效工程,区级财政每年预算1000万元核桃产业发展基金,组建综合科管专业服务队18个,举办培训班20场次,培训农民技术员5689人、技术骨干1165人;采购农药50吨、生石灰65吨、核桃专用肥600吨、动力喷雾机200台、垦复旋耕机63台、脱皮烘干设备5套、修剪工具2500套、良种接穗10万根,全面落实深翻扩盘、整形修剪、施肥改土、病虫防控、树干涂白、霜冻预防、间株疏伐、高接换优等综合科管措施;整合农业、水利、交通等部门项目资源优势,采取铺设节水管道、修筑硬化产业路、安装太阳杀虫灯等有效措施,成功创建了杨峪河镇任村、陈塬街道办事处上河村核桃经济林省级精品园3000亩、市区示范园16个,示范带动全区45亩核桃产业提质增效。2016年核桃年产量达到1.35万吨,原果产值4亿元,核桃产业已成为群众增加收入的主渠道。

板栗开出脱贫“希望花”

2012年以前,因为缺少龙头深加工企业,板栗受市场价格影响较大,栗农常常处于增产不增收的尴尬境地。随着君威农贸综合有限责任公司“万吨农副产品深加工”项目的建成和投产,商州区板栗产业得以快速发展。

刘湾街道办事处中心村是板栗的适生区,君威公司与该村达成协议,在村上建立集中连片的板栗基地,并与贫困群众签订收购合同,解决种植户的销路问题。

今年57岁的任惠琴是中心村的贫困户,家有四口人,丈夫常年在外打工,孩子年龄尚小,家里还有个智力有缺陷的哥哥,任惠琴就不得不待在家中,种地的同时照顾哥哥的起居。全家生活相当窘迫。后来,村上根据任惠琴家的情况,帮助她制定了种植产业脱贫计划,总共种了22亩板栗。“公司按市场价,给我出栗子钱,去年的价格好,一斤三块钱,700多斤收入了2000多块钱。”任惠琴说,不仅如此,公司让每户种植户管理自家板栗,每户每亩给50元科管费。

“公司+基地+专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让公司有了优质的原料加工基地,由农户经营管护、板栗定价回收的措施,调动了群众的种植积极性。“公司跟我们签订了合同以后,我还被聘请为村上板栗种植的科管引导员,负责给其他种植户进行科管指导,涂白、除草,工资一天是70元,一年下来能挣1000多元钱。”任惠琴补充道。这样算起来,板栗种植加上当科管引导员,任惠琴一年能挣4000多元,这对她来说,无疑是最好的结果,不仅照顾了家里,还实现了在家门口增加收入。

在中心村还有252户贫困户与任惠琴一样依靠板栗实现增收。“我们村以板栗为主导产业,已建成板栗基地4000多亩,户户都有板栗产业。”中心村党支部书记张虎说。

依托龙头企业,近年来,商州区加大对板栗生产和产品开发的支持力度,引导君威公司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先后在刘湾办事处三十里铺和黑龙口镇、三岔镇、大荆镇等板栗适生区流转农户板栗园30万亩,每年兑现群众流转费达500余万元,并支持公司按照“组建基地、林权流转、种植嫁接、科学管理、产品收购、综合发展”的思路,组建了商州区秦茂板栗专业合作社,形成了集生产加工、仓储物流、电子商务营销为一体的林产品产业链,年加工销售板栗1万吨,解决就业300多人,带动5万多户农户走上了以发展板栗为林产品致富道路,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良性循环。

种药材鼓起了“钱袋子”

“药材到时候有人直接收购,另外,每亩药材政府还给补助500元资金。”说话的是落旗河村的药材种植大户麻建斌,他种了8亩黄芩,全部采挖出售可以卖两万多元。

落旗河村,是商州区乡较为贫困的乡村之一,这里的群众有种植中药材的传统,近年来,中药材受到市场青睐,落旗河村的气候和土壤又有利于药材种植,就这样,这里的药材种植便应运而生了。

“我家种了两亩的桔梗和黄芪,没想到竟然收入了4000元。”村民马录富今年流转土地又种了两亩土地准备种药材。据马录富介绍,如果种植户自己劳作、用自己的土地加上优质的土壤条件,省去人工、土地流转的成本,纯收入最少也能达到2000元左右。

“以前,很多村民都去外面打工,一年到头也挣不了多少。今年村里药材种得多,准备在村里打工,一天能有70元的工资,活也不累,还能照顾家里。”正在帮人挖药的李刚良说。包村干部陈锁敏介绍,药材的种植不仅为种植户和打工者增加了收入,村上很多适合种植药材的荒地也被药材种植户们以100元到300元不等的价格流转过来种上了药材,荒地重新得到了利用。

近年来,区委、区政府已把中药材作为脱贫攻坚重要产业,成立了中药材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发展规划,确定发展目标,在全区形成了“领导推进、协作带动、技术支撑、资金保障和产业保险”工作机制,出台卡内贫困户种植普通药材500元/亩、名贵药材5000元/亩的奖励补贴政策,发展壮大中药材产业,助力脱贫攻坚。

在区林特产业发展中心加挂区中药材产业管理办公室牌子,实行一套人马两块牌子,与区林特产业中心合署办公,把由区农业局负责的中药材发展业务转交区林业局承担,从管理机制上疏通了林药发展渠道。坚持把发展中药材与实施林业生态建设和脱贫攻坚相结合,突出区域特色和重点,实现了生态效益与猪苓、天麻等中药材经济效益平衡发展;在工作力量上把原5人承担的中药材产业发展业务交由14人分担,确保了中药材产业有人抓、有人管。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现代中药产业发展的意见》精神,挖掘资源潜力、转变经营理念,明确了“十三五”末全区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45万亩、增加值达到5亿元的目标,真正使中药材成为商州区的支柱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

同时,以药材加工企业、专业合作社和区林特产业发展中心为阵地,先后举办中药材种植技术培训36场次,培训药农3000多次,其中种植能手1000人;整合全区中药材专业技术人才,累计编印中药材种植书籍3种12万册,全力推广中药材种植技术。充分发挥农工党商州总支医卫界专家技术优势,开展调查研究,筛选出了经济效益好、适合全区大面积推广的丹参、连翘、油用牡丹、桔梗、黄芩等5大品种,提出了“绿色、道地、发展”的中药材产业发展思路,以“两会”为平台,凝聚各方力量做大做强中药材产业。积极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有针对性地为药材种植重点选派技术干部,深入一线指导群众种植药材,扩大规模、提高效益。探索形成了“企业+基地+农户”“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合作社+基地+农户”“协会+基地+农户”等多种经营模式,全区成立中药材专业合作社及协会16个、吸纳会员5500人,发展猪苓、天麻等名贵药材种植大户100多户,药材种植面积逐年扩大,现已由2012年10万亩扩大到目前20多万亩。

商州区还围绕把商洛打造成中国现代中药材产业基地的目标,先后引进、培育大型制药企业和天然制品公司,着力推动以牡丹、丹参、桔梗、黄芪、连翘为主等传统中药材产业持续健康发展。以陕西香菊制约有限公司为支撑,将原中药材加工成中成药畅销省内外,不断提升中药材附加值和知名度,有效激发了群众发展药材的积极性。以引进天士力制药公司为导向,促进群众开展林药套种,不断扩大以丹参为主的中药材种植面积,进一步提高了药材产量,增加了群众收益。以陕西森弗天然制品有限公司为牵引,推动群众进行土地适度流转,集中发展万寿菊、油用牡丹等中药材,得到土地租赁性收入和就近种植万寿菊劳动工资性收入,极大地减少了农户个体经营风险。通过一系列有效措施,2016年,商州区中药材产值达到两亿元,农民人均药材收入600多元。

为了不断提高亩产效益、增加群众收入,商州区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进行合作,邀请专家教授深入实际调研,率先在陈塬街道办事处上河村千亩核桃园开展林药套种实验项目,在核桃树下种植喜阴、耐涝、市场前景好、经济价值高的款冬花300亩。通过近期观察,长势良好、丰收在望,款冬花是一个良好的林药套种药材品种。在西北农大的支持下,商洛市林业科工贸公司在流转的山坡核桃园内栽植天麻500平方米,引导群众实行林药套种、发展立体经济,全面提高林药产业经济效益,使中药材产业真正成为富民产业。

大樱桃变身“致富果”

“今年,大樱桃卖了十多万元,知足了。现在把园子修整好,明年收成会更好。”近日,在沙河子镇王山底村的樱桃园里看到,果农党书敏正在给果树修剪施肥,他笑呵呵地向记者介绍他种植大樱桃的过程和收获。

党书敏种了14亩大樱桃,是当地有名的大樱桃种植大户。早些年,党书敏的爱人常年有病,两个孩子读书上大学,家里一度很困难。2008年,他开始尝试种植大樱桃,2012年樱桃首次上市,收入近3万元,此后几年樱桃树陆续挂果并进入盛产期,收入连年增加,他家里修建房屋、孩子读书的费用全靠销售大樱桃的收入。王山底村党支部副书记王生国说,在党书敏带领下,村上建成了樱桃采摘一条沟,发展樱桃采摘园300亩。

“我种的是‘小文一号\’(大樱桃一个品种),亩产都在2000多斤,每年都是西安的客商上来拉,今年批发最低价格是10元一斤。”这些年,党书敏逐步摸索出了栽植大樱桃的要领和技术,2017年,杨斜镇星火村建了一个三百亩的大樱桃示范园,党书敏作为专家被邀请前去讲解指导,他也很乐意把自己的致富秘诀分享给更多的群众:“忙是忙了些,能和大伙儿一起把这个产业做起来,心里是高兴的。”

近年来,区委、区政府坚持把以大颗樱桃、葡萄为主的水杂果作为群众增收的重要支持,整合林业、财政、农业、扶贫等部门力量,建立了以三岔河万亩大颗樱桃为重点的樱桃基地3个,累计发展大颗樱桃3万亩,栽植葡萄1万亩。按照“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组建樱桃产业专业合作社8个,各有侧重负责樱桃拉枝、修剪、施肥、防虫综合科管和电子商务营销工作,力推以大颗樱桃为主水杂果林业产业优化升级。三岔河镇依托樱桃产业合作社,申报注册了“红缨”商标品牌,对全镇樱桃实行统一宣传、统一包装、统一销售在农村淘宝网店进行销售,2016年销售60多吨;同时,以万亩樱桃基地为支撑,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产业,2016年实现旅游销售收入120多万元,带动农家乐20多户,拉动消费500余万元,群众户均增收500元以上。沙河子镇王山底村群众书敏,在樱桃产业合作的鼓励下,坚持学习大颗樱桃栽植技术9年,2016年他经营管理的樱桃售价高达18元每市斤,且市场供不应求,当年220棵樱桃树收入超过了10万元,真正把樱桃产业做成了富民的致富果。

新闻推荐

市上出台《脱贫攻坚驻村工作队管理办法》

本报讯(记者董楠)为进一步强化全市驻村扶贫工作队的组织管理,提高驻村扶贫工作质量,充分发挥工作队在脱贫攻坚中的作用,市委组织部、市人社局、市财政局、市扶贫局近期出台了《商洛市脱贫攻坚驻村工作...

商洛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商洛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