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南石门镇养殖户自制青贮饲料 养牛“卡脖子”难题迎刃而解 张珍珍
在王勇红的养殖场,工人用打包揉丝一体机包装粉碎后的饲草。
田建宏用草料喂牛
秋收时节,农田里一幅忙碌景象,村民们忙着收获玉米等成熟庄稼。9月14日,记者来到洛南县石门镇王桥村,只见一些村民快速地挥舞着镰刀,熟练地将掰完玉米留下的秸秆从根部割下装到农用三轮车运走,与前些年撂在地里或堆在房前屋后或焚烧形成鲜明对比。经询问得知,他们将这些玉米秸秆卖给养牛户,用于加工饲料喂牛。
新鲜的玉米秸秆可以直接喂牛,为什么还要加工?带着这个疑问,记者来到王桥村养牛户田建宏家,只见院子里堆满了玉米秸秆,他正麻利地将秸秆放进一台轰鸣的机器中,还泛着绿的秸秆经机器加工瞬间变成了碎条块,只见另一人拿着水管向有些干燥的秸秆碎条上浇水。期间,不时有村民拉着玉米秸秆来到田建宏家出售。田建宏说他收购这些秸秆是为喂养的26头牛储备过冬的青贮饲料,而他用青贮饲料喂牛已有3年时间。用新法子破解老难题发展养牛业需要草料来维持,然而一到冬季,草料的缺乏让许多养殖户望而却步。
2017年,长年在外打工的田建宏结束漂泊的生活回乡发展。经过深入调查和思考后,他买回5头牛犊,准备发展养牛产业。然而,养牛最怕的是草料不够,尤其是在冬季。
“牛是食草动物,夏天不愁没啥吃,但在冬季如果储备草料不足,牛就养不成了。”田建宏说。他上网查询养牛技术,找到了一种可以较长时间保存新鲜植物秸秆作为储备饲料的方法——制作青贮饲料。2018年,他花费2.9万元购买了一台青贮饲料打捆机、一台秸秆揉丝机,准备制作青贮饲料。
“先用秸秆揉丝机将秸秆粉碎成丝状条块,然后用打捆机扎捆包装储存在库房,这样鲜秸秆经过自然发酵,可以储存3年。”田建宏说,“但当时村里很多人都说我这方法不行,大家怀疑把鲜秸秆捂到塑料袋里,不就捂臭了吗?”
当年,田建宏打了300包饲草想做个试验,结果一次就成功了。储存的饲草不但没有捂坏,而且经过发酵后,适口性好,牛喜欢吃。300包饲草供上10头牛吃,还绰绰有余。经过这几年自繁自养,去年田建宏家有4头公牛出栏,收入近5万元。现在他存栏16头牛,其中母牛12头,价值20多万元。
石门镇畜牧站工作人员李睿说:“牛是单胎动物,孕期和人差不多,繁殖速度基本是三年两头牛,田建宏的牛繁殖相对算是快的。”
“主要是我找到了好的饲草储存办法,秋季只要把饲草储备好,后续养牛就轻松多了。喂牛时只需要打开包装,就可以直接饲喂。”田建宏说。
据李睿介绍,不光可以利用玉米秸秆,还可以用花生藤蔓、甜高粱、高粱、青草等制作青贮饲料。在饲草保持水分的状态下进行密封储存,如果饲草有些干,可以在储存时加些水,有利于饲草发酵,发酵后的饲草营养能够保存80%。而以前人们将饲草晒干来储存,饲草营养成分会大量流失,只能保存20%左右。
养殖户“取经”扩大规模
看到田建宏做青贮饲料效果比较好,石门镇的冯玉平、刘龙龙、齐焕平等养牛户纷纷前来取经。从去年开始,他们也通过制作青贮饲料的方式发展养殖业。
记者来到刘家村的冯玉平家时,他正在给一位村民支付秸秆钱。冯玉平的养殖场堆满了玉米秸秆,三台机器静置在那里,等着加工这些秸秆。今年他种植甜高粱35亩,并以每公斤0.14元的价格收购玉米秸秆,计划储备20万公斤青贮饲料,供他的23头牛和100多只羊吃。“如果有剩余,还可以卖给别人。”冯玉平说。
冯玉平说,过去几年,村民都不愿意把秸秆卖给养殖户主要是嫌麻烦,很多人没有农用车,要将玉米秸秆从地里割下来,再用车运送到养殖户家里,他们认为不划算。村民要么将秸秆就地焚烧,要么拉回家烧了柴火了。从去年开始,收购秸秆的人多了,一些村民就专门把别人不要的玉米秸秆拉来卖给养殖户,赚一些钱。
在杨河村王勇红的养殖场,几名工人正给一台运转着的揉丝打包一体机运输带上倒入粉碎好的秸秆。机器的另一头,饲草被自动扎成捆,落在一个小平台上旋转,一名工人将包装膜搭放到饲草捆上,在饲草捆快速旋转下,绿色的包装膜很快就将饲草捆紧紧缠绕,包得密不透风。青贮饲料前期所有程序就完成了,只剩储存发酵了。王勇红说,这些玉米秸秆都是他去村民地里拉回来的,基本没有成本。今年他加工的青贮饲料比较多,除了供他养的牛羊吃之外,还计划用多余的青贮饲料盈利。
石门街社区青年张魏刚花1.7万元购回一台铡草揉丝一体机,准备制作青贮饲料供他养殖的25头牛吃。为了节省成本,他没有购买包装机器和包装膜,而是把粉碎揉丝后的饲草集中在库房里,采用人工踩踏压实成整块,用塑料纸盖起来,让其自然发酵。“但是这种方式有缺点,如果在压踏过程中,有一个地方没有压实,留有空隙,那个地方就容易发霉腐烂,霉菌会污染毁坏所有饲草。用这种方式,饲草最多只能储存1年。”张魏说。他很清楚这种方式的风险,将来会在踩踏压实饲草环节下些功夫。
方式转变一举多得
几年前,山区零散户靠放牧养殖占大多数,由于冬季饲草储备不足,养殖规模上不去,费工费时,经济效益差。现在山区人数减少,留下的也都是行动不便的老年人,山区单纯放牧养殖慢慢衰落。而有了青贮饲料,解决了草料短缺现象,促进了村民养牛的积极性,舍饲养牛逐渐发展起来。舍饲养殖减少了牛的能量消耗,提高了经济效益,川道地带以牛为主的养殖产业逐渐发展起来。
李睿说,目前比较好的青贮饲料保存方式还是扎捆独立包装的方式,原先川道养牛户普遍采用青贮池或张魏那样的方式储存饲草,由于踩踏不够瓷实,容易发生饲草腐烂现象,影响产业发展。在田建宏的带动下,目前川道地带的13户养牛户,大部分采用独立扎捆的方式制作青贮饲料养牛,舍饲养牛数量逐渐增多,使得全镇养牛产业模式也有所变化。
“相信未来舍饲养牛在全镇会发展得更快更好。”李睿说,“养殖户制作青贮饲料,有效解决了一些村民焚烧、乱堆放秸秆造成的安全、环保问题。”原先村民处理玉米秸秆的方式无外乎在田间直接焚烧或堆放在房前屋后晒干烧柴。焚烧不但造成空气污染,还有可能发生山火。而堆放在房前屋后的秸秆,时间长了也容易引起火灾。如今,养殖户直接用秸秆制成青贮饲料,一举多得。
新闻推荐
本报讯(郭文智闫新亮)洛南“7·22”暴雨洪涝灾害发生后,县委、县政府及时成立查灾救灾工作专班,积极开展安全饮水设施灾后...
洛南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洛南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