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爱撑起家的希望 王妮
面对家庭遭遇的一连串不幸,她没有任何怨言,而是怀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盼,几十年如一日照顾瘫痪在床的公公、婆婆和丈夫。她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孝和爱的真谛,撑起一家人的希望,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她就是闫爱民,洛南县古城镇何村东组一名农家妇女。
今年62岁的闫爱民家中原有10口人。早些年,为了维持生计,丈夫、儿子、儿媳常年在外务工,照顾公公、婆婆和4个年幼的孙子的重担就落在了闫爱民的肩上。她没有被沉重的生活所压垮,还总是说:“日子是由人过的,照顾家人就是我的责任。”由于闫爱民持家有道,勤劳能干,这个贫苦家庭的光景逐年好了起来。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2001年,闫爱民一直体弱多病的婆婆突然晕倒,送到医院被诊断为食道癌晚期,对于这个清贫的家庭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婆婆不想拖累家里,多次想放弃治疗,但闫爱民没有放弃,她决定凑钱给婆婆治病。她在亲戚朋友家门口徘徊多次,犹豫着要不要开口借钱。最后,为了治疗婆婆的病,闫爱民顾不上太多,借到了5万元,把婆婆带到西安治疗。
2002年,不幸再次降临。闫爱民的丈夫返乡经营货车运输,在一次拉砂石过程中遭遇车祸,胸部受到挤压,胰、脾、肾等脏器损伤,生命垂危。由于当时县级医院医疗水平有限,在第一次手术后,丈夫高烧不退,才发现肾脏已坏死,又紧急转至市上医院进行右肾切除术。没过过久,丈夫的病情再一次恶化。前两次手术已经花光了家中所有的积蓄,闫爱民四处借钱,给丈夫治病。由于伤口深,炎症重,丈夫的病让西安的大夫都犯了难。在西安治疗一段时间后,迫于经济困难,闫爱民只好带丈夫回家休养。
面对浑身插满管子,被病痛折磨得面黄肌瘦的丈夫,很多人劝闫爱民放弃。“他是我的丈夫,我的亲人,只要还有一线希望,就是砸锅卖铁也要坚持到底。”闫爱民坚定地说。她还常常鼓励丈夫要勇于战胜疾病,树立生活信心。经过多年的精心照顾,丈夫的病情终于有了好转。
自婆婆得病、丈夫出事后,闫爱民像一个不知疲倦的陀螺,每天忙碌个不停。天不亮她就起床做好饭菜,给婆婆和丈夫穿衣洗漱,喂饭喂菜,送孙子们上学,然后又匆匆去地里干农活,常常要忙到凌晨1点才能休息。
婆婆去世后,眼看着丈夫的病一天天好起来,闫爱民刚过了几年安稳日子,打击再次袭来。2005年,她的公公得了脑萎缩瘫痪在床,生活完全不能自理。而此时丈夫又突患脑梗死,导致一侧肢体活动受限,还被查出直肠癌。屋漏偏逢连阴雨,闫爱民带着公公和丈夫在西安住院期间,干活时因劳累摔伤,右脚跟骨折,她执意到街边小诊所治疗,只为节省费用,结果留下了踝关节疼痛的后遗症。面对家庭接连发生的变故,闫爱民默默地告诉自己,不能倒下,公公和丈夫还需要自己照顾,一定要坚强。
2013年,丈夫多次治疗无效,彻底成了植物人。一个家里,西边屋子躺着成了植物人的丈夫,东边屋子睡着瘫痪在床的公公。二人的生活起居完全靠闫爱民一个人料理,每天给他们翻身按摩、擦洗身体、换洗被褥、打扫房间。每日三餐她总是先给公公和丈夫喂,到她吃时饭菜已经凉透。就这样,闫爱民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精心照顾着公公和丈夫,直至今年1月丈夫去世。
闫爱民93岁的公公病情依旧,为了能让老人呼吸新鲜空气,每逢天气晴好,她都会用轮椅将老人推到屋外晒太阳。怕公公卧床长褥疮,劳作一天不管多晚回来,她也要坚持给老人换洗衣服。
在闫爱民的感染下,她的儿女孝顺,家庭和睦。正在北京中医药大学读书的大孙女何彤熙受其影响,今年春节在家期间主动加入镇、村志愿者队伍,参与疫情防控宣传、返乡人员排查、卡点值守、信息收集、便民服务等工作。
“这么多年来,奶奶辛苦照顾病重的曾祖父、曾祖母和爷爷,从没有一句怨言。我从奶奶身上感受到了榜样的力量,感召着我想为社会做出贡献。”何彤熙说。
新闻推荐
本报讯3月12日,环亚源生态岛项目在洛南县卫东工业集中区有色金属循环利用科技产业园内开工。据了解,环亚源生态岛项目,总投...
洛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洛南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