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洪救灾一线的“父子兵” 记者 王倩 谢非
洛南县“8·6”洪灾发生后,全县上下各部门查灾救灾工作迅速展开,干部群众纷纷扑在抗洪救灾第一线,贡献自己的力量。倪博和父亲倪高学同为乡镇干部,父子俩不约而同地奋战在抗洪前线,用实际行动为群众撑起安全的大伞。
“安置群众不仅要住的安全,还要吃上热饭”
8月18日,洛南县麻坪镇峪口村峪口小学集中安置点,一台压路机正在平整院落,门板被涂刷一新,窗框钉上了绿色纱网,群众有的在整理房间,有的在晾晒衣物、帮忙收拾管道,个个井然有序,少了洪灾侵袭时的恐慌和焦虑。峪口村集中安置点能及时投入使用,少不了倪高学的日夜奔走和操劳。
倪高学是麻坪镇的一名普通干部,也是峪口村村民。8月5日晚,得知峪口村受灾严重,6日早上天不亮,倪高学就从镇上出发去村里。“一进村我眼泪就哗地流下来,从没见过这个景象。但我不是来难过的,乡亲需要人留下来一起渡过难关。”倪高学平复了心情,立即和村干部一起投入到救灾工作中。
由于通信中断,无法和麻坪镇取得联系,倪高学和另一名干部徒步翻越村后的白岭到镇上去汇报情况,并主动请缨驻扎在峪口村,随后带着镇上筹集的生活必需品,又翻岭回到村上。
8月7日,救灾帐篷和米面油等物品运送到白岭山下,倪高学组织群众翻岭背回村里。“住帐篷不是长久之计,考虑到村上有个闲置的小学,位置高,面积大,可作为临时集中安置点。”倪高学的建议得到镇上批准,他立即带人对校舍进行清扫、修缮,同时修水、拉电,盘灶起锅,固定三四个村民负责做饭。8月15日,峪口小学安置点全部收拾完毕,130名灾民实现吃住无忧。“安置点用了五六天时间就收拾好了,多亏了咱们的干部啊,我们住的安全了,也吃上了热饭,大家情绪都慢慢好起来。”受灾群众张军锋说。
8月10日,倪高学接到儿子倪博的电话,此时他才得知儿子已在石门镇太白岔村救灾5天。灾后第一次听到儿子充满疲惫的声音,他心疼地交代儿子注意安全,便挂了电话继续忙工作。
“为了群众的生命安全,再累都值得”
今年34岁的倪博是石门镇社保站干部,同时也是驻太白岔村副书记。8月5日下午,他突然接到镇上防汛指令。不一会儿,大雨降临太白岔村,倪博立即按照防汛预案,通知人员做好群众撤离工作。
晚上10点多,大雨倾盆,河水上涨,眼看水势越来越大,倪博和村干部分头行动转移群众。“雨大到伞都撑不开,干脆就不打伞了,雨水顺着裤腿流。”当倪博再次回到村委会时,洪水已经涌进了村委会院内,一瞬间,村委会的楼像是一座四面环水的孤岛。没过多久电力、通信全部中断,院内一片漆黑,他们彻底被困在村委会,和外界失去了联系。倪博一夜没睡,时刻关注着雨势。
8月6日清晨,洪水稍退,倪博和3名干部立刻入户查灾,安抚转移受灾群众。然而更远处的五至七组受灾情况不明,于是在8月8日,倪博和其他5人徒步4个小时,终于走到了五组。眼前的惨景不由得让倪博心里打战:田地成了河床、成排的房屋倒塌,以及满眼含泪的群众……倪博说,眼看着奋斗了两年多的地方刚刚有了起色,一夜之间竟化为乌有,他心里的悲痛和压力随着泪水奔涌而出。
忍着悲痛,迅速查清受灾情况后,他们立即步行返回村上,准备五、六、七等3个组的村民大撤离,当各项工作安排妥当已经是凌晨1点多。那天,他徒步走了30多公里,身体很累,却久久不能入睡,还在回想哪里没有做到位。
8月9日,镇上组织43名民兵进村进行救援抢险,倪博作为包村干部带领民兵,他再次前往五、六、七组。4个多小时后,一行人终于到达集合点,倪博和民兵们分三路开始动员撤离。返回到集合点时已经是晚上8点多,此时还需要安排60多人的休息,以及汇总当天的动员情况和老弱病残的担架问题,一直忙到深夜。第二天,倪博做通最后几户人的思想工作,和民兵一起组织群众撤离,当天共计撤离群众49户114人,其中担架护送8人。
干完这些工作,倪博心里松了口气。这时他才想起,已经5天没有给家里报平安。得知老家也遭遇灾情,倪博托朋友从县城购买牛奶、矿泉水等物品送去老家麻坪镇峪口村,解乡亲们的燃眉之急。
已经在太白岔驻扎近半个月的倪博说,他会尽自己最大力量,做好救灾和群众安置工作,用实际行动温暖这一方群众的心。
新闻推荐
抢修生命通道 谱写抗洪赞歌 商洛市交通投资建设有限责任公司抢险纪实
8月6日凌晨,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无情地肆虐着洛南县,地处县城偏北方向的麻坪、石门两镇顷刻间河水暴涨,良田瞬间被淹,桥梁坍塌...
洛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洛南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