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家专栏 瓦 姜晓文
开栏语
经常听到一句话——『一个不会写文章的画家不是好书法家』。虽然这是一句玩笑话,但深究起来,实际上是对一个艺术家学识、学养的综合体现。当然,没有约定说,一个画家或书法家一定要会写文章,但一个会写好文章、画得一手好画、写得一手好字的艺术家一定容易打动热爱艺术的人。一篇好的文章,和绘画一样,传递的不仅是作者的功底,对审美的把握、取向,更是人生阅历、价值观、思想的传递。
即日起,华商报推出『文·艺家』专栏,邀你一起读一篇好文章,品一幅好画,一起分享文艺家人生美好。
姜晓文简介
1973年出生于陕西洛南,1995年毕业于商洛学院美术系,2007年进修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省美术家协会公共艺术艺委会委员,陕西国画院院聘画家,“七社”成员,《七社》主编。出版有《国画技法——山水》,陕西当代中青年画家丛书《今日长安——姜晓文》。
一
一侧是碑林,一侧是城墙,老槐树和它们一样年迈孤寂,只有黑黑的影子,看不到容颜。夜冷彻骨。
踩着黑石板路,雪花零星落下,小巷里灯影昏黄零落,对面的人擦肩而过,像是很早以前的过去。
那座塔愈发孤寂矮小,在高楼的侧面,也如缩腰的老人。
城楼璀璨,将半个天空映亮,天空高悬着一轮充气的橡胶月亮。
城楼下年轻的人在唱歌,歌声与欢呼回响在风化的残砖门洞。
拾荒人坐在风里,不知所措。
城门外,玻璃建筑折射着霓虹光影。城门里,一声声车笛喧嚣在塑料花丛。
你说:回家吧!
可我找不到回家的路,我也是走入这座城市的拾荒者。
二
是因为踩到了他走过的脚印?
第一次在这座城市里想起了我的祖父,我从未曾见过的祖父。
是谁带他爬山涉水入关中,骑马挎枪来西京?
贴在城墙的暗影里,能看到一半的天空。另一半天空从城楼伸向姜村的方向。
客行愁落日,乡思重相催。
况在他山外,天寒夕鸟来。
我只知道他一两句的传说,和那一院两进的瓦房。这是我对祖父的所有印象,而现在,只剩下了这片瓦。
父亲生于这片瓦下,在瓦下长大,而后走了一生的路,又最终回到这片瓦下。
我也生于这片瓦下,在瓦下长大。在瓦下写过楷书,画过芥子园的石头,一旁的的灶房里飘出麦草烟,飘出母亲焖豆角的清香。
这瓦黝黑异常,浸了多少雨水,又晒了多少太阳,积过多少雪,踱过多少只鸽子。
祖父就是从这座城市捎回去的大洋,建造了老家那院瓦房,当瓦房不复存在后,我又将房上的一片瓦带到了这座城市。这片瓦是我的祖屋,捧它在手,如同面对我故去的亲人。
我看到瓦檐上滴下我的童年,滴下父亲母亲的时光。
三
那条小道湿漉漉的幽暗,伸向沉沉的暮色。那些树弯曲扭转,向四处伸张,倒垂成一条条溪流。
黑衫的少年在雨中独自行走,桂花撒了一地,歌声同他一起浸泡在水中。
我望见我雨中泥泞的村庄,溢水的池塘,昏暗的木窗里,暖暖的土坑。雨声自瓦片流下,他们酣然而眠。
那时,大松树还站在高老坡上,天神一样。
小河的水漫过石板桥,大河的水铺上堤岸,一棵杨树沉沉浮浮地在浊水中漂远。
我在黑夜里飞驰,山是泼了绿色的大大小小的石头,随着山路婉转、漂浮。
醒来时,身边的车流,灯光与喇叭声眩目嘈杂。像一条河,争先恐后地不知流向哪里。
有人站在路边,痴痴地望着树下的一片积水,仿佛望着一面浩渺的湖。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窗外已有枯叶飘落,也有新竹吐芽,雨声淅淅里,过两日便是秋分了。
母亲说,天凉了,要加衣服。
四
依稀有一条路,从松树林通往下山的方向。路是裸露着石头的山脊,露水浸得湿滑。林子外,远山层叠,浅浅地将小城环绕。
云隙间洒下些淡淡的阳光,松树林黑黑沉沉,四下里空寂无人。薄雾间,歌声隐隐,苍凉悲伤。
他站在一处石坎上,背对着远山。树影间,是一位老人,发如霜草。背影如树一样微微佝偻,被树影扶着。一遍又一遍地,唱着同一首歌,怀念父亲的歌。
歌声很冷,我有些恐慌,心收得紧紧的,匆匆走出树影,寻到一条下山的路。山路婉转,歌声却一直未曾停下。
直到下山,太阳暖和起来,我才想他是在怀念他的背影,他在给自己唱歌。
山在远处苍黑肃穆,云已散开了。
新闻推荐
本报讯(李娜)洛南县洛源镇强化措施、狠抓落实,通过“五个一”工作法,扎实开展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打造山清水秀村靓“净美洛源...
洛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洛南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