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麻圆了致富梦 秦 丹

商洛日报 2019-10-08 07:35 大字

在洛南县麻坪镇栗西口村,每当提起王新富这个名字,乡亲们都纷纷竖起大拇指为他点赞。

王新富今年39岁,是洛南县和胜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初见王新富,就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瘦高个儿,戴着一副黑框眼镜,温文尔雅又热情乐观,总是一副笑呵呵的模样,好像生活中永远没有烦恼似的。

穷孩子早当家

1980年7月,王新富出生于丹凤县龙驹寨镇,由于家里孩子多,父母身体又不好,小时候家里的日子很清贫。七八岁时,父母相继去世,年幼的他只能靠哥哥姐姐抚养长大。俗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当别的孩子在无忧无虑地享受童年快乐时光时,王新富却用稚嫩的双肩挑起了家庭的重担,放牛、除草、喂猪,样样农活他都干。15岁辍学回家后,他下过煤窑,背过矿,在广东给人看过果园,勉强维持生计。

2004年一次偶然的机会,他第一次来到洛南,在县城接手了一个小超市,也挣了一些钱。也就是在这一年,他收获了自己的爱情,认识了妻子王银怀,和许多人一样,他们经历了相识、相知、相爱,进而步入了幸福的婚姻殿堂。不久,女儿的出生更是为他们的生活增添了无限生机与希望。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一次妻子突然昏迷,后被诊断患有先天性心脏病,虽然做了室间隔缺损修复手术,但还是没能阻止妻子病情的恶化。面对犯病时大小便失禁甚至昏迷的妻子,王新富始终不离不弃,精心照顾妻子的衣食住行,为了给妻子筹钱治病,他卖掉了在县城自购的商品房。然而妻子最终还是撒手人寰,丢下了王新富和他们年仅5岁的女儿。

妻子去世后,照顾妻子年迈的父母,还有她90岁高龄的祖父的重担就落在了王新富一个人的肩上。好在他为人真诚,勤快能干,孝敬老人、睦邻友好,很受当地群众的喜爱。

种下天麻奔富路

2013年,王新富利用零散坡地开始在栗西口村种植天麻,刚开始他种了800多窝,由于技术跟不上,加之雨水又多,当年天麻收成不是很好。吃一堑长一智,为了更好地掌握天麻种植技术,王新富专门去丹凤学习培训,他懂得了天麻宜选在半阴半阳的富含有机质的缓坡地、谷沟地栽种,土质以疏松的壤土、排水良好的沙壤土或砂土为优,地温要保持在15~28℃之间,而栗西口村大多是黑沙土地,适宜天麻种植。

掌握了备料、育种、播种、收获、加工等技术后,特别是菌棒的干湿度,间距、深浅等科管知识,他都能很娴熟的运用到实践中。第二年他扩大了种植规模,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精心呵护着这些“小精灵”,功夫不负有心人,当年天麻的收成很可观。随后他又流转了8亩土地种植天麻,收入一年比一年好。2017年3月,王新富成立了洛南县和胜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为了解决销售问题,合作社将收购农户的天麻进行初加工,经过清洗,切片烘干制作成天麻饮片,销售到丹凤、河南、福建等地。

一人带动一大片

如今,王新富成了栗西口村天麻种植能手,种植规模也从最初的800多窝发展到现在的1.4万多窝。在他的带动下,全村现有40多户农户种植天麻,天麻成为栗西口村继猪苓种植之后的又一增收产业。他还带动了全村25户贫困户100多人加入和胜中药材种植合作社,他主动上门给贫困户送技术,免费发放菌种,引导贫困户种植天麻实现产业增收,每户平均年增收2万元左右。在他的引导和帮助下,现已有10多户贫困户通过天麻种植脱贫摘帽。

“栗西口村就是我的第二故乡,看到这里的乡亲通过种植天麻摆脱了贫困,我很欣慰。如果资金允许的话,下一步,我打算进行天麻深加工,带动这里更多的群众增收致富!”王新富对未来充满了希望。

新闻推荐

“预防出生缺陷日”主题宣传活动启动

本报讯(记者王孝竹)9月10日,由市卫健委联合市妇儿工委办、市残联共同举办的商洛市暨洛南县“9·12中国预防出生缺陷日”主...

洛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洛南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