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蜜蜂酿造新生活 洛南县杨川村养蜂标兵韩明明的致富路

三秦都市报 2019-08-20 02:08 大字

本报商洛讯(刘卫锋记者闫鹏飞)盛夏时节,骄阳似火。记者来到地处秦岭深山的洛南县三要镇杨川村一户农家小院,只见房前屋后摆放着几十个蜂箱,空中的小蜜蜂飞来飞去,这正是杨川村贫困户韩明明的养蜂基地。

说起韩明明,在杨川村无人不知,凭借着蜜蜂养殖自己脱了贫,还帮助村上10户贫困户发展养蜂产业。

韩明明幼年时,母亲不幸离世,人生陷入困顿;青年时,与他相依为命的父亲身患肝癌,也不幸离世;壮年时,他又患腰间盘突出,无法从事重体力劳动。2015年被评为建档立卡贫困户,但他不因此气馁,积极进取,为了早日脱贫,养过羊、喂过猪、种过药,由于身体不能支撑,半途而废,钱没赚到身体还被累垮。当他走投无路时,村上传来好消息——养蜂有好政策了!

原来,洛南县结合实际,制定了养蜂的产业扶贫政策,为每户蜂农1箱投资500元,新繁殖一箱补贴200元。低成本让韩明明动了心,于2016年9月开始发展养蜂产业,一次养蜂35箱。

“不好!3个蜂箱里长了小白虫,有的蜂巢被毁,这可咋办。”着急中韩明明联系了村上干部和帮扶干部。得知蜂农养蜂遇难题,三要镇及时联系技术干部立刻到蜂箱查看。靠着技术人员专业判断,原来小白虫叫做巢虫,是一种飞蛾,温度达到30℃—35℃和湿度达到80%以内就会生长。“不用担心,这是养蜂遇到的常见情况,只要更换巢皮,对蜂箱进行消毒、清洁,这种情况就会消失。”听到建议后韩明明更换了蜂箱,用改良蜂箱养殖提高产量。

近一年时间,韩明明按时参加三要镇组织的技能培训,学习蜜蜂防病、分蜂等专业知识。日常镇村干部定期走访,送技术上门,解决遇到的困难和难题,不知不觉中积累了不少经验。功夫不负有心人,2017年开始见效益,一箱蜂箱产蜜10斤到20斤左右,一斤蜂蜜50元,年产值可达两万元,目前已从原来35箱发展到65箱,收成一年比一年好。凭借着娴熟的技术和养蜂成效,2017年8月韩明明被评为商洛市农民养蜂创业技术标兵,在2018年底韩明明顺利实现脱贫。

小小蜜蜂,酿造新生活。如今,韩明明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养蜂标兵”,杨川村也正向“养蜂第一村”跨越转变,将带领更多的贫困户养蜂致富同奔小康路。

新闻推荐

洛南检察院关爱留守儿童

本报讯(牛敏记者李煜)为进一步贯彻落实高检院“一号检察建议”,切实护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长,8月1日,商洛市洛南县检察院公诉部深...

洛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洛南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