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在扶贫路上闪光

商洛日报 2019-07-16 00:33 大字

“您老快歇着,我来。”7月9日正午,潘茜和村主任查看完西沟的核桃长势,路过五保户郭虎珀家时,70多岁的老人正在扫院子,潘茜快步上前说着话便接过扫帚扫起院子。老人没争过她,便一边进屋倒水一边说:“这娃心善,是真心对我这老汉啊。”

郭虎珀是潘茜的包扶户,也是潘茜的“家人”。自从2017年参加村级大学生工作者考试,被分配到洛南县城关街办庵底村,潘茜从一个不善交流、容易害羞的小姑娘,蜕变成了一个做事稳重、沟通流畅的“大人”,也成了带领村民脱贫致富的党支部副书记。她在做好自己所负责的党建工作同时,也在脱贫攻坚的战场上贡献着自己的力量,她与贫困群众并肩站在一起,把他们当成家人,用心温暖他们,用责任和担当帮助他们走出生活困境。

潘茜是商州城区人,她坦言,刚到庵底村时,自己是迷茫的。她听不懂方言,和村民的交流有困难,她心里清楚所有的扶贫政策,却不知该怎样去实施,让贫困户走上脱贫致富路。群众都认为她只是一个小姑娘,有困难不愿和她讲,也不配合她的工作。一开始满腔的工作热情,在基层工作的琐碎、繁杂中慢慢消磨。

潘茜的迷茫被贫困户王余粮打破。王余粮和父亲患有不同程度的残疾,两个女儿还在上大学,一家五口的生计全靠王余粮妻子一人支撑,但他们一家并没有放弃,反而积极想办法脱贫。父亲身体不好,王余粮就让他在家照料,他自己申请了村环境保洁员工作,同时担任村残疾人专干,为家庭增加收入。同时,他鼓励妻子开了一家小饭馆,靠着诚信经营,生意也越做越好。在走访时,了解到王余粮的情况后,“我的内心被深深地震动了,那种不服输努力奋斗的精神,让我打开了思路。”潘茜说。她从思想上沉淀下来,用自己积极的态度破除贫困户消极被动的思想壁垒。“我告诉自己,只有从心底里把群众当成一家人,想他们所想才能真正走近他们,得到他们的信任。”潘茜说道。

心里装着大爱,脑里刻着责任,潘茜的工作有了目标和动力。八组的群众郭现民,由于妻子突发脑溢血,原本殷实、温馨的小家陷入了贫困的窘境,不但花光了所有的积蓄,后续的治疗费用让郭现民愁眉不展。郭现民不仅要挣钱养家,还要尽心照顾因为后遗症时而清醒时而糊涂的妻子,而这两者对他来说,根本无法兼顾,他成了村上的低保户。

看到郭现民的情况,潘茜于心不忍,她想尽最大努力帮助郭现民走过这艰难期。于是,她积极向郭现民宣传相关医疗报销政策,没想到他积极性不高。潘茜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她分析认为郭现民脱贫不是一件难事,他的家庭的基础设施不差,难点在于内生动力不足。“只有鼓励他、激励他、支持他,让他从内心燃起对生活的希望,扶起他努力拼搏的志气,脱贫就有希望。”这点上,潘茜有自己的办法。她隔三岔五就去给郭现民讲政策,在他外出时,帮他干家务,照看他的妻子,一点一滴,感动了郭现民,他说:“女娃娃很用心,一天跑几趟,想着法鼓励我,我咋都要把日子过前去。”

潘茜的苦心没有白费。郭现民种植了有奖补政策的油葵和朝天椒,还抽空到县城做些零活,家里的进账多了起来。前不久,潘茜还动员郭现民参加村上举办的中式烹饪的技术培训,在培训结束后的考核中,郭现民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他喜滋滋地说:“我现在明白了,贫困不可怕,可怕的是对生活失去信心,没有动力,多亏小潘不断鼓励我,让我感到生活有奔头。”

“看到我的这些‘家人\’生活越来越好,我觉得之前的努力没有白费,心里和蜜一样甜。”潘茜说。

洛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洛南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