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微帮扶显真情

左江日报 2018-09-12 11:27 大字

图①:8月31日,洛南县石门镇刘家村群众在晾晒新采摘的核桃。2018年,洛南县被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命名为国家级核桃示范基地。新华社记者 陶明 摄图②:洛南县柏峪寺镇薛楼村第一书记赵丹丹(右二)在和刚理完发的村民聊天(8月29日摄)。赵丹丹在成为该村第一书记后,发现村里老人理发极为不便,便联系县城爱心理发师,为村民们进行每周一次的义务理发。新华社记者 刘潇 摄图③:洛南县古城镇周岭村村民在采摘朝天椒(8月30日摄)。洛南县将辣椒产业纳入了全县脱贫攻坚主导产业,目前全县辣椒种植3.5万余亩,带动6000余户贫困户参与发展辣椒产业。新华社记者 陶明 摄近年来,陕西省商洛市洛南县的扶贫干部们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时刻把“群众利益无小事”记在心头。村民门口的入户路有没有完工?村民家里的自来水有没有接通?村里老人的头发有没有人去理?村里的贫困户有没有搬进新居?村里的产业有没有发展起来?村里的环境有没有好好清理?……一桩桩一件件看似群众生活中的“小事”,就是脱贫攻坚中干部们最关心的“大事”。

作为国家级贫困县,洛南全县共有人口46万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3.02万户10.32万人。为了让困难群众早日摘掉“穷帽”,洛南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立足县情实际,大力实施城市提升、乡村振兴、旅游带动、工业转型、协同发展,在干“大事”的同时也把群众关心的“小事”做好做实,赢得了群众的赞誉。扶贫工作开展以来已实现8个贫困村、1.32万户4.92万人脱贫。

新闻推荐

村民小组长发挥大作用

编辑同志:近日,洛南县将全县3028个村民小组长纳入“四支队伍”统筹管理,构建形成由战区指挥长、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包村...

洛南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洛南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