辗转90多个村庄 为4000多留守老人做爱心餐 陕北小伙希望通过送爱心餐的方式 提醒大家关爱留守老人

华商报 2021-09-15 03:11 大字

让爱温暖人间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这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一首歌。是的,爱很伟大,能够滋养万物;爱又很细微,它就在我们的身边。今天的两个人物,让我们真真切切感受到了他们的爱:一个是关心素不相识的老人,一个是悉心照料久病卧床的老丈人,他们的行为让我们感动,他们的爱心像是一缕温暖的阳光,照亮人们的心田。

“爷爷你还要馍馍不了”、“这一碗肉不够了再加”……从今年6月初开始,一个网名叫“陕北二后生”的小伙子在抖音、快手等平台,持续发布自己为榆林农村老人免费做饭的短视频,引起网民的广泛关注。他希望通过送爱心餐的方式,多陪老人聊聊天,提醒大家多关爱留守老人。

开车穿梭在沟峁之间

为留守老人做大烩菜、小酥肉

在视频平台上可以看到,这名身高近两米的男子经常开着车穿梭于黄土高原的沟峁之间,为农村老人免费做大烩菜、小酥肉、炖肉等菜品,让农村留守老人吃饱吃好。9月13日,华商报-二三里记者辗转联系到了“陕北二后生”,对他进行了采访。

经了解,“陕北二后生”原名韩士强,1991年出生,家住横山区石窑沟办事处高庄则村。读完初一后,他学过厨师,还跟着农村流动餐车干过一段时间。他把自己的网名叫作“陕北二后生”,就是因为“二后生干活有劲儿”。

华商报-二三里记者在抖音上搜索“陕北二后生”看到,他抖音上的粉丝达46.7万人,获赞数为40.8万。“我原来经常拍一下老人的生活日常,粉丝就比较多。”韩士强表示,从6月份开始给农村的留守老人做爱心餐后,抖音粉丝涨了6万多。

在韩士强发布的视频中可以看到,他在给老人做饭的同时,还会利用闲暇时间陪老人聊天。

6月5日,韩士强第一次拍摄给农村老人免费做爱心餐的视频,获得了1916个赞,有网友留言称:“太正能量了,照顾了这么多的农村留守老人”。在三个多月的时间里,韩士强已辗转横山、子洲、佳县、清涧等地90多个村庄,为4000多名农村留守老人免费做爱心餐。

曾获爱心人士帮助

想回报社会

说起给农村老人免费做爱心餐的初衷,韩士强表示他患有“巨人症”,以前曾去过北京等地治疗,目前身高是1.93米。由于家庭条件一般,他在治病期间得到很多人的帮助。现在,他想以此回报社会。“我做视频的原因主要是因为自己身体不太好,另外就是发现农村的留守老人比较多,虽然不愁吃不愁穿,但缺少陪伴和关爱。”韩士强希望通过送爱心餐的方式,多陪老人聊聊天,提醒大家多关爱留守老人。

在韩士强给农村留守老人做爱心餐的过程中,总是会有村民问:“你又是买东西,又是做饭,一分钱也不收我们的。时间久了,这些开支你怎么垫付得起?”面对村民的提问,"陕北二后生"总是耐心解释:“爱心人士出资,我出力。”原来韩士强在看病期间遇到了一位爱心人士,并给他赞助了一笔费用,他买了一辆车便开始了“征程”。而“爱心人士出资,我出力”这句话,他曾在发布的短视频中多次提起。

“这位爱心人士并不愿意透露自己的信息,我把爱心餐的视频发到网上后,也有人打赏,我会把这些钱都用于公益事业上。”韩士强告诉华商报-二三里记者,不是说孩子们不孝顺老人,可能是因为工作等原因选择离开了家乡,但是他希望子女们能多回家看看老人,多陪伴陪伴。

要走遍陕北

为更多留守老人做爱心餐

在韩士强驾驶的爱心餐车上可以看到,“让爱回家,温暖咱爸咱妈”,朴实的文字让我们都看到了一个充满爱心的“陕北二后生”。

“我关注二后生很久了,我个人就是一个美食爱好者,经常会关注一些美食博主,但“陕北二后生”的视频体现的不仅仅是做饭,更是一种情怀。”一位长期关注“陕北二后生”的粉丝希望他的视频越做越好。

韩士强表示,陕北包括榆林与延安,将来他要走遍陕北的每一个村庄,争取为更多的农村留守老人做饭吃,这样才是名副其实的"陕北二后生"。华商报记者 杨虎元 文/图

“我的承诺必须做到,给子女做个好榜样”

上门女婿多年悉心照顾瘫痪岳父

丹凤县竹林关镇长石练村村民叶文财,以孝道为荣,19年如一日,将自己的爱心一点一滴地倾注到岳父岳母身上,长期照料着瘫痪在床的70多岁的岳父。今年7月,叶文财被评选为商洛市2021年第二季度商洛好人。

结婚时承诺照顾好岳父岳母

叶文财现在担任着村上的护林员,经常在村子附近的山林中巡查。9月13日,他告诉记者,自己是在2002年经人介绍入赘到岳父刘龙顺家,“嫁”给了妻子刘书人,从那个时候开始,他便成了岳父家的顶梁柱。

岳父身体不好,叶文财平日便小心照料,耐心伺候。2017年,岳父患上高血压和脑梗,身体变得十分虚弱,行动不便,瘫痪在床,需要人照顾。他就在病床前悉心照顾,为老人穿衣、洗漱、端屎端尿、洗衣洗床铺。岳父因为上了岁数,时常话多唠叨,有时候言语还很难听,叶文财从不跟老人计较,从无一句怨言。“我结婚的时候,父母再三给我交代,让我像对待他们一样对待岳父岳母,我说“好”,这是我的承诺,我必须要做到。”叶文财这样说,“再一个,我这样做,可以给子女做个好榜样。”

叶文财最难忘的一件事就是,在岳父刚刚患病的时候,他家还住在大山深处。当时村上还没铺水泥路,再加上阴雨连绵,土路被洪水冲得坑坑洼洼,到处是一尺多深的沟壑,摩托和小车都去不了,他一个人背着老人冒着大雨,从家里一直背到3公里之外的水泥路上,然后挡车去丹凤县就医。叶文财说:“当时别说花多少钱了,就仅仅在这样的路面上,把老人背这么长的路程,我都感觉自己有点儿吃不消。”

不惑之年的他,长期坚持照料瘫痪在床的70多岁的岳父,以孝道为荣,将自己的爱心一点一滴地倾注到岳父岳母身上。多少个日夜他守在病床前,还想着法儿逗老人开心,从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给老人以安慰,并教育自己的儿女,要孝敬老人,多陪陪老人说话解闷。他一直坚守着这份信念与孝心,直到老人去世。

叶文财的岳母感动地说:“我的女婿和我的儿子一样,甚至比儿子都还好呢,我的视力不是很好,我老伴瘫的这四五年都是女婿端吃端喝,接屎接尿,啥都是娃一个人在忙活,真的很孝顺。”

最大心愿是将好人做下去

2017年8月,长石练村村委会鉴于叶文财为人忠厚、吃苦耐劳、老人有病不能外出务工,便将他聘为村级护林员。担任护林员期间,叶文财积极开展日常巡山工作,很好地完成巡山纪实的填写,在县级考核中被定为优秀等次,受到群众和村干部的一致好评。

村支书兼主任张珍珍说:“生活中,叶文财能够孝敬双方父母,照料老人起居,在邻居眼中他是个大孝子,他为人忠厚老实、乐于助人,工作上担任村级护林员,责任心强、认真负责,村上有事找他帮忙也从来没有拒绝过,不管工作再难再累,他都欣然应允,干得很出色。”

叶文财说:“我今后的目标是将这个“孝”字继续传扬出去,把这个好人继续做下去,这是我最大的心愿。”华商报记者 陈永辉

新闻推荐

棣花古镇:构建秦岭深处的康养小镇

这是8月26日拍摄的棣花古镇千亩荷塘(无人机照片)。近年来,商洛市丹凤县棣花古镇,依托田园养老产业,打造“养老+农事+康养”的养...

丹凤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丹凤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