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出特色布产业 深化改革激活力 丹凤产业脱贫提档升级

商洛日报 2020-11-30 11:22 大字

本报讯(樊利仁)今年以来,丹凤县高度重视产业脱贫工作,坚持“产业是基础,精准是核心,关键在带动,根本在机制”的总体思路,扶贫产业成效明显。

县上重点发展以双孢菇为主的食用菌、以天麻为主的中药材和核桃、肉鸡等八大产业,持续完善新型经营主体和贫困户利益联结机制,截至10月底,全县建成双孢菇基地20个432棚、爱尔兰棚60个、工厂化车间8个,产能达到6000吨;发展代料香菇3000万袋,肉鸡年饲养量3000万只,核桃建园53万亩,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25.5万亩,饲养毛驴2110头;发展葡萄1万亩、猕猴桃1100亩,茶园总面积达1.985万亩,魔芋种植1.5万亩,蜜蜂养殖1.6万箱,有劳动能力和发展意愿的贫困户实现产业全覆盖。

县上积极培育带贫主体,坚持把贫困户牢牢镶嵌在产业链上,通过“龙头企业带一批、新型主体帮一批、农村改革促一批、自助创业脱一批”的思路,对龙头企业注资入股、贷款贴息、项目支持等,对专业合作社进行产业奖补、项目支持等,引导新主体与贫困户建立紧密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全县市级以上龙头企业21家,市级以上农业园区11个,累计发展专业合作社460个,其中县级以上示范合作社70个,认定产业大户287个、家庭农场156个,累计带动贫困户8200户2.9万人。

县上积极推进村集体经济发展,全县155个村(社区)股份经济合作社全部组建到位,探索总结了自主经营的梅庄模式、村企联合与股份合作模式、村村联营模式、跨区域抱团建设“飞地”模式等,明确了村集体经济示范村24个。截至10月底,全县村级集体经济累计总收入1709万元,123个村分红1045.8万元,受益15172户47033人。

按照“一县一业、一村一品”的产业发展思路,县上持续推进重点项目建设,丹凤县天麻良种示范园、丹凤县省级现代农业园区、6万头种猪场等484个产业项目稳步推进,“一县一业”产业格局初步形成。制定《丹凤县建立贫困户产业发展指导员制度实施方案》和《丹凤县贫困户产业发展指导员管理办法》,及时调整选聘贫困户产业发展指导员,全县共选聘325名,确保每村根据产业实际落实1至2名,加强对贫困户发展产业的业务指导,组织开展贫困户产业发展指导员培训21场次。同时,依托产业扶贫技术服务110指挥平台,分产业类别、分片区开展各类技术培训,确保产业技术培训实现所有产业扶贫户全覆盖。

新闻推荐

丹凤出台《损害营商环境责任追究实施细则》

本报讯近日,丹凤县为了进一步优化提升全县营商环境,完善责任追究机制,保证全县各级各单位工作人员依法正确履行工作职责,切实...

丹凤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丹凤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