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凤创新方式招商引资

商洛日报 2020-10-11 05:37 大字

本报讯(陈波)今年以来,丹凤高度重视招商引资,把招商引资作为扩增县域经济实力、拉动经济快速增长的一号工程来抓,拓宽招商渠道,创新招引举措,招商引资工作取得了显著实效。

在招引方式上做“加法”。由过去的面对面招商变为“屏对屏”交流、“键对键”沟通,扎实开展互联网“云服务、云洽谈、云签约”,总投资1.03亿元的10万头丹系种猪项目即将建成投产。新雨丹中药材科技产业园、环秦岭航空智能科技装备产业园等项目先后开工建设。同时,大胆探索“经济联谊会+商会+招商局”三位一体招商模式,积极发挥丹凤籍在外成功人士和4个驻外招商联络处的外联内引作用,引导他们回乡创业或为家乡的招商引资牵线搭桥,使亲情招商、以商招商成为丹凤招商引资的响亮招牌。

在扶持政策上做“减法”。出台《丹凤县招商引资扶持政策》,县上每年滚动注入资金1000万元对新引进项目在土地使用、厂房建设、人才引进、运营管理、后续发展等方面给予一揽子扶持奖励,积极构筑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招商格局。紧盯客商关注、关心的热点和焦点,力求部门联动、政策协同,形成了一揽子扶持办法,为落地招商引资企业提供了政策遵循,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客商投资信心,促进了招商引资项目的落地生根。

在项目包抓上做“乘法”。针对签约的重大招商引资项目,按照“六个一”,即一个签约项目、一名县级领导、一个牵头单位、一个工作专班、一套推进方案、一套考核办法的包抓机制,做到分工明确、责任明晰、考核到位,确保签约项目落得下、能建成、早达效。针对未开工项目,查找项目未开工的具体原因,协调相关部门解决其遇到的困难,促使项目尽快落户丹凤。针对已开工项目,落实专班专人负责,全程跟踪服务,协调解决项目在征地拆迁、矛盾纠纷的化解工作,积极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对建成投产项目,定期深入企业一线,上门为企业解决生产运营、销售融资、招工培训等困难和问题,为客商提供便捷、优质、高效服务和个性化的政策服务。

在环境优化上做“除法”。以开展“营商环境提升年”活动为载体,对县内招商引资企业开展大走访、大帮扶活动,协助解决在项目落地、开工建设及生产运营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同时,针对“产业链条长、投资额度大、带动作用强”的重大招商项目,继续实行一事一议、特事特办,按照一门受理、全程跟踪服务、最多跑一次、五星级“店小二”服务的标准和要求,不断释放市场活力,推动招商引资高质量发展。同时,优化办事流程、压缩办理时限,从企业名称预先核准到公司登记、印章刻制,再到银行开户,实行招商引资企业登记无偿代办服务。

新闻推荐

90后抱着芦花鸡做直播 8年前开餐厅失败,如今成带货“网红”

陕西省商洛市丹凤县寺坪镇寺坪村的李萌在自家的鸡棚里进行网络直播。“来,宝贝们,给大家打个招呼……”秦岭大山...

丹凤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丹凤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