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是第二个中国农民丰收节 陕西多地举行庆祝活动 70年从无到优 三秦同庆岁稔年丰
商洛举办农民丰收节庆祝活动
杨凌示范区农民为庆祝丰收节,自编自导多个节目
王艳展示其在杨陵种的火龙果
当年,院士赵洪璋整日在田间地头辛劳,培育了多个优良品种,为解决农民温饱、农业增产增收作出了卓越贡献,被誉为『中国小麦之父』
今天是中国农民丰收节
处处秋色好 家家庆丰年
收获的喜悦沉甸甸
农业强 农村美 农民富
乡村振兴的美好画卷
正在三秦大地徐徐展开
新中国成立70年来
粮食年产量增长近5倍
从1949年2263.6亿斤增加到2018年13157.8亿斤
1978年,陕西果园面积147.9万亩
2017年,果园面积达1630.3万亩
水果总产量全国第3 人均占有量全国第2
苹果总产量和人均占有量均居全国首位
1978年,陕西蔬菜面积118万亩
2017年,蔬菜面积720.9万亩
蔬菜总产量全国第17 人均占有量全国第15
全国2004年以来
粮食生产“十五连丰”
水稻小麦玉米自给率保持在98%以上
1978年陕西人均粮食产量287.9公斤
2018年人均粮食产量317.4公斤
粮食连年丰收
产量持续稳定增长
春华灼灼,秋实离离。在这个秫熟稻香、牛羊成群、瓜果飘香的时节,又迎来了第二个中国农民丰收节。
从被温饱问题困扰,到如今成为世界最大农产品生产国,农业上的巨大成就为我们经济的飞速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也让我们有理由相信以后的生活会越来越美好。
今天,亿万农民用汗水浇灌的硕果结满枝头,用勤勉的劳作绘就的美景让人沉醉,在这个丰收的时刻,让我们一起庆祝岁稔年丰,一起感受收获的喜悦,一起聆听大地的飞歌。
科技助农 农用无人机展演
杨凌科技助阵丰收节
歌舞、秦腔、腰鼓、曲子戏……9月21日,杨凌示范区2019年中国农民丰收节庆祝活动在杨陵区五泉镇启动,农民自编自导的节目先后上演。文艺汇演、游戏互动、颁奖等,让全民欢享丰收成果和喜悦。
互动环节,剥玉米、障碍搬运猕猴桃比赛吸引众多农民朋友参加,赛场上选手们你追我赶,围观群众不住呐喊助威,现场欢笑一片。
据了解,今年农民丰收节期间,杨凌示范区将设置1个主会场、7个分会场,举办“我的丰收我的节”—乡村振兴大集、“星动陕西”扶贫产品销售对接交流会、农神后稷祭祀暨农耕文化传承大典等特色活动。
“场地就设在村组、合作社及田间地头,以农民为主体,突出农民的节日农民过。”杨凌示范区党工委副书记刘天雄介绍,杨凌的农民丰收节庆祝活动既有科技助农名优特产展示,又有职业新农人表彰以及大型农用无人机集群展演,还将与农科专家分享互动,晒丰收,农业科技范十足。此外,还将举办“挖红薯”“摘无花果”“捏泥人”等趣味活动,吸引更多群众参与,使丰收成果全民欢享。
社火、歌舞、万人品茶会
商洛花式庆丰收
社火、歌舞、万人品茶会……农民用自己的方式庆祝丰收节。9月22日,商洛市2019年“中国农民丰收节”在丹凤县棣花古镇举办。
陕西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陈文,商洛市委副书记李豫琦,副市长周秀成,市政协副主席王书正,市政府副秘书长何汉涛,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巩文超,市委农办主任、市农业农村局局长刘清民,丹凤县委书记郑晓燕,丹凤县县长徐秀全等出席启动仪式,和农民代表共同为丰收节“丰收塔”揭幕。
棣花古镇活动现场,每隔数十米就有群众进行节目表演。为丰收节带来歌曲表演节目的徐荣娥说,她从小在农村长大,现在回乡带着村民一起创业,“将旅游、文化和加工农业结合起来,目前已带动几百户贫困户,我觉得很有意义。”
刘清民表示,此次农民丰收节活动有生态农品推介、民俗文化展示、万人品茗、农业成果展示及农业科技下乡、农歌大赛等八项系列活动,展示农业丰收景象同时,也让全社会更加关注“三农”问题。同时,也为商洛搭建了一个展示成果、增进友谊、加强合作的平台。
火龙果、百香果、芒果落户陕西
农业科技实现“南果北种”
火龙果是典型的热带、亚热带水果,随着农业科技特别是智能温室技术进步,火龙果“南果北种”获得了成功。
“北方昼夜温差大,火龙果比南方的口感更好。”杨凌一火龙果种植基地负责人王艳说,“南果北种”还能解决运输和保鲜等问题。
据了解,2009年,王艳夫妇在杨凌北杨村建了一个大棚开始试种火龙果,夫妻俩吃住在棚里,引进新品种进行培育实验,不断优化设施温室使其更适宜火龙果种植生长,最终实现“南果北种”。目前王艳的火龙果规划种植基地总面积达155亩,已建成双拱双模智能温室12座,规划建设24座,项目建成预计年产值100吨左右。
看中杨凌现代农业发展这片“沃土”的还有浙江小伙方瑜。2018年,他经过反复调研和了解,把家乡优质的无花果品种和种植经验带到杨凌,在他的精心照料和杨凌示范区的支持下,无花果推入各大高端商超,并借助杨凌与各大电商的合作东风,将无花果事业做得风生水起。
近年来,杨凌示范区与驻区两所高校紧密协作,大力发展特色现代农业,引进新品种70余种,推广新技术10余项,实现火龙果、百香果、青皮甘蔗、芒果等品种的南果北种。本组稿件由华商报记者 尤洁 文/图
发展前景
陕西稳步提升粮食产能
2023年实现“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藏粮于民”
在中国农业改革发展的大浪潮中,陕西粮食生产旧貌换新颜,陕西省始终把发展粮食生产和保障粮食安全作为全省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持续加大强农惠农政策力度,粮食产量持续稳定增长,人民生活得到切实改善。
1978年,陕西年末常用耕地面积5780.4万亩,2017年已减少至4521.6万亩,减少了1258.8万亩。1978年,陕西年末总人口2779万人,2017年年末总人口已达3835万人,增加了1056万人。
1978年,陕西果园、蔬菜面积分别为147.9万亩、118万亩。2017年,果园、蔬菜面积已分别达1630.3万亩、720.9万亩。陕西蔬菜总产量位居全国第17位,水果总产量位居全国第3位。
1978年,陕西人均粮食产量287.9公斤,2018年人均粮食产量水平达到317.4公斤,增加了一成,而这还是在陕西耕地面积不断减少、人口以及瓜果蔬菜等供应量不断增加的前提下取得的,实属不易。
近期,省政府出台《关于稳步提升粮食产能确保粮食安全的意见》,切实增强粮食安全保障能力。打造集中连片高标准农田,到2020年,全省耕地保有量不低于5414万亩,永久基本农田稳定在4595万亩;到2023年,在粮食生产功能区建成高标准农田2265万亩,实现“藏粮于地”。进一步优化区域布局,大力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健全科技示范体系,实施优质粮食工程,到2023年,全省粮食规模化生产面积占比达到30%以上,全省产粮大县优质粮油比例达到30%以上,实现“藏粮于技”。推进马铃薯主食化和民间储粮行动,实现“藏粮于民”,确保粮食供需基本平衡。华商报记者 李琳
专家访谈
从吃不饱到吃好吃健康
老陕的餐桌越来越丰富
又到周末,西安市西影路的陈女士早早买了菜,为全家人准备了一顿午餐:黄鱼烧豆腐、西红柿鸡蛋、丝瓜炒木耳、花白肉片、紫菜蛋花汤,主食是红豆米饭,配上应季水果葡萄和冬枣,酸奶作为饮品,一顿丰盛午餐令家人心情愉悦。
这是一顿家常饭,如今家家可见。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在耕地减少、播种面积下降的形势下,陕西粮食产量持续稳定增长,基本能够满足三秦大地的需求。丰衣足食背后,离不开人才的力量、科技的进步。
中国农民丰收节前夕,华商报记者专访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专家团,和专家们一起追溯粮油作物的故事。
立志让乡亲吃上白面馍馍
“农民教授”致力小麦育种
说起小麦育种,一个名字必须谨记,他就是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北农学院教授赵洪璋先生,先后主持育成并推广了以“碧蚂1号”“丰产3号”“矮丰3号”和“西农881”等优良品种,被誉为小麦育种学界的科学巨匠、农业科教战线的一代宗师。毛泽东主席亲切称赞他:“一个小麦品种挽救了大半个新中国。”
立志于小麦育种的,还有56岁的农学院教授、有“农民教授”之称的吉万全。
吉万全出生在陕西黄河岸边的一户农家,家乡土地贫瘠,十年九旱,灾害频发的记忆深植在他脑中至今难忘。“小时候,每亩小麦年产量不到300斤,交了公粮后根本不够全家9口人吃。一天三顿就吃红薯,只有过年才能吃到白面馍。我那时就常想,什么时候乡亲们能天天吃上白面馍馍就好了!”他笑着说。
一心想让乡亲吃上白面馍馍的吉万全,1979年考入西北农学院(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系农学专业,从此致力于小麦育种。培育新品种的13年间,他几乎每年有100多天都奔波在陕西、河南、安徽、江苏、湖北等省的60多个试验点。头戴草帽,身穿蓝布衣服、运动裤,脚蹬胶鞋,每逢下田,吉万全和关中农民穿着并无二致。“我想用所学为农民培育出好吃又产量高的小麦品种。”
去年,由吉万全领衔的团队培育出的“西农511”小麦良种获得455万元技术转让费,创下陕西省小麦新品种转让费之最。
“小麦产量稳步增长,不仅解决了温饱问题,还能让大家吃得好吃得健康营养。”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教授李学军说,由于新品种的培育,小麦产量从最初的亩产50公斤,到现在的亩产300公斤,产量提升了6倍,且从高产到优质并进。大家现在到超市买面粉,不单单是高筋粉、低筋粉的区别,还有饺子粉、面包粉等不同的品种选择。近几年通过航天育种技术不断改进的彩色小麦,更是含有微量元素、矿物质和维生素,很受市场欢迎。
耕地减少粮食产量稳定依靠的是科技进步
玉米也是人们餐桌上的常客。为了提高玉米产量,近30年来,农学院教授、玉米专家薛吉全和他的团队每年有一半的时间来回奔波于育种基地和试验田里,坚守在玉米良种良法科研推广一线,从5000多份育种材料中进行了12代杂交选育,最终培育出“陕单609”玉米品种,刷新了陕西省玉米高产记录,弥补了国内大面积种植玉米品种籽粒品质低、难以适应机械化收获和抗病性差的缺陷,被列入陕西省玉米高产创建主推品种。他说:“近10年来耕地面积不断减少,粮食总产量保持稳定靠的就是科技进步。”
在解决温饱问题的那个年代,红薯可是大家的救命粮,多少家庭,依靠红薯填饱肚子。农学院副教授陈越说,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红薯种植面积非常可观。红薯以前是粮食作物,现在是经济作物,以前当主食,现在则是大家喜欢的健康食品。它经历了从高产到品质升级的过程。
马铃薯也是大家最熟悉的作物,产地主要在榆林地区,单产量的提升、优良品种的推广,让可粮可菜的马铃薯在居民餐桌上有了更丰富的表现。
油菜出产的菜籽油是厨房的常客,它的品质好坏直接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健康。农学院副教授董军刚表示,陕西省油菜面积有限,产量提升的同时,品质也在不断提升。过去的菜籽油因为油菜品种的原因,对心脑血管健康不利,现在随着油菜新品种大规模推广,将高芥酸、高硫苷双高品种改为双低品种,大家吃油更安心。
“出于对健康的追求,提倡营养多样化,消费者开始强调多吃粗粮。”农学院副教授、杂粮杂豆专家高金锋说,目前,杂粮杂豆种植面积不断回升,新品也在不断培育跟进,西农系列的十多个杂粮杂豆新品种成为国内生产区的主要品种。
纯棉衣物是舒适生活的追求之一。农学院副教授贺道华一直致力于经济作物棉花的研究。他说,陕西曾是棉花的主产区,种植历史悠久,但因手工劳作多,产量也在减少,目前主要产区在渭南。多年来,专家在抗病育种、提高栽培技术、推广机械化操作等方面不断努力。华商报记者 李琳
新闻推荐
本报讯(巨晨昕刘力瑗记者魏彤)9月19日,丹凤县棣花镇供水应急改造工程合同工程顺利通过完工验收,正式投运,将有力保障棣花镇区2...
丹凤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丹凤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