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桥”花开新丹凤 警徽闪耀暖商山 商洛市丹凤县公安局创建“枫桥式”公安派出所工作纪实
公安民警整装待发。
定点执勤,守护师生安全。
民警调解化心结。
民警走上街头进行普法宣传。
记者黄保山李煜通讯员代亮
今年以来,商洛市丹凤县公安局以“发案少、秩序好、社会稳定、群众满意”为目标,以打造“忠诚、法治、为民、科技、有为、规范、廉洁”公安队伍为主线,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丹凤县公安局成立了“枫桥式”公安派出所创建活动领导小组,在全县公安机关掀起了争创“枫桥式”公安派出所的热潮。
全国优秀基层派出所铁峪铺派出所创新“两所联调”工作法,源头化解矛盾纠纷;商镇派出所推出群防群治“四村四联”好做法,辖区群众安全感大幅提升;龙驹寨派出所与巡特警大队开展“三深入三共建三争创”暨“千名巡特警进万家店铺”活动,为商家店铺扎起安全篱笆墙;庾岭派出所推出“125调解+巡防”工作法,受到辖区群众点赞;竹林关派出所推出易肇事肇祸精神病人“四级管控”好举措,消除治安隐患保民安……这些各具特色的“枫桥式”派出所创建示范样板,真正起到了以点带面、示范带动作用,有力推动了“枫桥式”公安派出所创建活动,积极促进了新时代丹凤公安工作提档升级,切实维护好社会治安大局持续稳定和谐,赢得了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广泛赞誉,人民群众对公安机关的满意率达到95.89%。丹凤县连续两年被表彰为陕西省平安建设先进县。
8月31日,记者来到丹凤县,从中采撷几朵绽放在丹凤大地上的“枫桥”之花。
“两所联调”为民调出平安和谐曲
铁峪铺派出所结合辖区铁路复线建设、陕南移民搬迁、矿山征地等重点工程建设易引发矛盾纠纷,影响辖区治安稳定这一实际情况,积极探索“两所联调”模式,从源头预防、化解矛盾纠纷,实现“矛盾不上交”。在日常工作中民警发现,群众报警的大多数矛盾纠纷都是由于山林、地畔、婚姻、拆迁等许多看似“鸡毛蒜皮”的小事引发的,这些纠纷不能只简单地对其违法行为进行处罚了事,否则易形成新的积怨和治安隐患。民警还发现,基层司法所擅长矛盾纠纷调解工作,群众工作经验丰富,于是他们主动与司法所联系,进行联合调解。
2018年5月18日,辖区群众邱某和张某因琐事发生纠纷,继而发生肢体冲突,致张某受伤住院,后张某因讨要治疗费,双方矛盾越来越多,积怨越来越深。双方在外打工的儿女知道此事后,先后回到家中,各自纠集亲戚商议要采取暴力手段解决此事。铁峪铺派出所民警在查清案件事实后,会同镇司法所干部,多次深入到邱某和张某家中,做劝导工作,并要求双方亲戚心平气和地协商解决此事。7月18日,在民警和司法干部的主持下,邱某、张某当场达成调解协议。邱某感动地说:“要不是派出所民警和司法所干部为我们调解,解决了问题,解开了心里的疙瘩,这事还不知道以后要弄出多大的乱子哩。”
多起案件的有益尝试,使民警充分感受到:派出所先期处置、调查取证与司法所及时灵活、调解成本低等优势有机结合,有效改变了过去派出所、司法所各唱各的调、各吹各的号的局面,创出“派出所、司法所联合调处矛盾纠纷”模式(简称“两所联调”)。近年来,两所共同调解各类矛盾纠纷480余起,成功率达100%,有效化解了社会、家庭、邻里矛盾纠纷和信访积案,社会各类纠纷和信访案件呈下降趋势。经两所联合调处的矛盾纠纷、信访积案,没有一件继续恶化和转为治安、刑事案件,达成的协议全部得到双方的履行。“两所联调”模式得到了辖区人民群众的好评和支持。目前,“两所联调”工作法被丹凤县委政法委在全县政法系统推广。
“一店一警”为商家店铺扎起安全篱笆墙
“俺是河南人,来到丹凤县开个小商店,做个小生意,挣个辛苦钱。这里的环境好、治安好。来这儿几年了,俺这一条街上的商店从来没有被偷过,人家民警每天都上店里看一看、问一问,咱这心里热乎乎的。民警为老百姓平安的事操心受累,真要感谢人家啊!”丹凤县城区一家开烟酒商店的黄姓店主,操着浓浓的家乡话对记者说。
丹凤县公安局以“智慧丹凤”“雪亮工程”建设为契机,投入资金3000余万元,建成视频监控点位1260个,整合社会视频监控资源2500余个,实现了城区主要路口、街道,内部单位、重要部位视频监控覆盖率达到100%,各镇(办)党政机关、医院、学校、信用社等重点单位、重要部位视频监控覆盖率达到100%。丹凤县公安局依托10个专职巡逻队和155个义务巡逻队,开展安全防范工作,推行“多村联防”模式,由镇政府、派出所统一调动、统一勤务、统一训练,实现了巡逻密度和防范力度的双提升。
近年来,随着丹凤县经济社会发展和旅游业的兴起,城区商铺林立,市井繁华,游客增多,人流密集。为了给商户创造一个良好的营商环境,为游客创建一个安全的旅游环境,丹凤县公安局龙驹寨派出所与巡特警大队结合辖区实际,组织开展“三深入三共建三争创”暨“千名巡特警进万家店铺”活动,即组织百名巡特警深入城区两大道、四街、十三路、景区景点等开展拉网式摸底排查,共采集车站、学校、金融网点、商铺、旅游景点等信息1251家,逐店建档立卡,录入巡特警勤务管理系统和城区立体化网格防控示意图,实现“一店一警”,全力抓好安全防范。同时,该大队推出“上门护送”服务。民警在巡逻中发现,许多当地群众和外来游客携带有大额现金和贵重物品,存在安全风险。为减少发案,巡特警大队在金融网点、大型商场、珠宝金店等重要场所,推出了大额现金、贵重物品民警上门护送服务,既方便了辖区群众,又赢得了赞誉。
为更加方便服务群众,县公安局巡特警大队在微信、QQ等网络载体建立巡特警工作群和警民联系群47个,吸纳群成员1万余名,开展互动交流,共发布预警提示126条,收到各类信息314条,实现了警民良性互动,共架“连心之桥”。每名巡警队员定期向巡区单位、店铺宣传法律常识和安全防范知识,发放《安全防范宣传卡》《民警温馨提示单》等资料,提高群众防范能力,为群众和商家扎起安全“篱笆墙”。
“四村四联”为社区百姓筑起平安港
商镇属城乡接合部,常住人口3.5万人,辖3个城镇社区、3个农村社区、6个行政村。近年来,随着商丹经济一体化的深入推进,商镇精深加工区建设不断扩大,商洛秦岭飞行小镇、商於古道文化景区、棚户区改造、陕南移民点、商棣工业园区等重点项目相继开工,辖区经济活跃,流动人员增多,因赔偿不到位易引发群体性事件与上访事件;受利益驱使,邻里地界纠纷增多,处理不及时易发生打架斗殴事件。
商镇派出所积极构建治安防控新格局,打破了以村为界的巡逻、防控、调处工作模式,把案件多发的丹江河北的桃园、老君和重大项目建设任务较重的丹江河南的商山、王塬四村(社区)的群防群治力量集中起来,统一调动、统一勤务、统一训练、统一防范,即“日常防范四村联防,重大安保四村联勤,队伍训练四村联训,纠纷化解四村联调”,简称“四村四联”。桃园社区、老君社区、王塬社区、商山村自筹资金150万元,购置了4辆警用电动巡逻车、2辆消防车等装备,建立了4支54人的群防群治力量,在商镇镇政府、商镇派出所的指导下,打破了村与村之间壁垒,交叉巡逻,加强了治安防范力量,填补了依靠公安机关进行巡逻防范的死角,在防范打击违法犯罪活动中,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实现了巡逻密度和防范力度的双提升。
特别是商镇桃园社区、老君社区、王塬社区、商山村地处商镇中心地带,重点项目多,因征地拆迁引发的矛盾纠纷多,为有效化解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对涉及村民之间、村与村之间的矛盾纠纷,实行四村联合调处,充分发挥群防群治力量人熟、地熟的优势,做到早调处、早化解。
商镇桃园社区组建了丹凤县第一支女子义务巡逻队。每逢丹凤县商镇街道赶集和重大节日,人们便会看到8名女性身穿义务巡逻队统一服装,手拿橡胶棒,头戴执勤帽,胳膊上戴有红袖章,穿梭在集镇的人流中,不时提醒着群众和商户注意安全。该队自组建以来,先后参与商镇街道集市巡逻510余次,春节、国庆等重大节日巡逻120多次,帮助群众1651人次,调解纠纷1560余起,纠正不文明行为289起,制止违法行为26起。
桃园社区61岁的居民王先军感慨地说:“以前时不时会发生入室盗窃的案子,甚至门前放辆摩托车,一眨眼工夫就被人偷了。这几年,街头有了民警的身影,有了咱的巡逻队,入室盗窃的没了,小偷小摸的少了,堵门封路的少了,打架斗殴的少了,社会治安好了,群众生产生活安心了。”
“四级管控”为易肇事肇祸精神病人拉起安全网
“走进竹林关,悠然看青山。喜游桃花谷,景美又平安。”这是来自西安自驾游的王先生说的一番心里话。丹凤县竹林关桃花谷,是近年来县上发展建设的新旅游景点。每到旅游旺季,前来游玩的省内外游客络绎不绝。为了打造好旅游景区景点治安环境,确保当地群众和省内外游客不发生人为安全事故,竹林关派出所决定加强“四级管控”,为辖区易肇事肇祸精神病人拉起安全网,为人们生产生活和出门旅游创造平安的港湾。
竹林关镇有精神疾病患者59人,其中易肇事肇祸精神病人11人,社会治安隐患大。竹林关派出所在管控中,探索建立了派出所民警、乡镇干部、村(社区)工作人员、家属或监护人共同管控的“四级管控”机制,做到了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管控、第一时间处置。目前,已配合有关部门将10名有肇事肇祸倾向的精神病人送往医疗机构进行治疗,消除了治安隐患。同时,竹林关派出所定期对辖区内易肇事肇祸精神病人开展摸排,对摸排出的易肇事肇祸精神病人逐一采集信息,建档立卡,并将病人的家庭成员、社会关系、自身情况、精神病史、平时表现、家庭住址及活动范围等情况分别列入台账管理,做到底数清、情况明。
对确认发生过肇事肇祸行为或有肇事肇祸倾向的精神病人,特别是对有打人、损毁财物,可能危害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易肇事肇祸精神病人,派出所逐人制定了管控工作措施,根据其病情的严重程度进行风险评估,按照危险程度予以分级管控,落实责任。其中,家庭有管控能力的,由家属或监护人管控,民警、村(社区)组定期或不定期上门巡查;对家庭无管控能力的,由村(社区)组落实专人管控,定期向派出所、村(社区)汇报病情变化情况和活动范围;对无人监护的易肇事肇祸精神病人,派出所配合民政部门将其送往有关医疗机构进行救治。
为充分发挥多方面力量共同管控,竹林关派出所定期向当地党委、政府汇报工作开展情况,对经济困难又曾经有过肇事肇祸行为的严重暴力性精神病人家庭,根据其家庭困难情况,政府给予经济补助,并加强针对性监管,严防再次发生危害社会行为。建立“实时督控”,责任民警定期对责任区内易肇事肇祸精神病人家庭进行回访,与民政部门建立日常交流沟通制度,做到日常基本情况能够全面掌握,突发异常情况及时掌握。开展民警帮扶,坚持以人为本,责任民警给予患病者更多的人文关怀和帮助,积极帮助监护人解决监护中的一些实际困难,积极动员周边群众关心和帮助精神病人家庭,用关爱温暖病人及家属,避免病人流入社会危害公共安全。
竹林关派出所民警张向阳在摸排走访过程中了解到,竹林关镇某村24岁的石某从小缺少与人沟通交流,患上了自闭症和精神分裂症,由于缺钱治疗,导致石某病情加重,且经常出现打人摔东西现象。石家系该村贫困户,生活困难。民警张向阳及时与竹林关镇民政部门联系,将石某带到西安市第一人民医院治疗,同时向镇民政部门为石某申请民政救助。张向阳得知石某父母也患有重大疾病,又为石家向镇民政部门申请了民政救助。
“125调解+巡防”为群众解开心中结
庾岭镇,地处商洛大山深处,交通不便,当地群众法治意识淡薄,经常发生民事纠纷,甚至有时大打出手,极易发生民转刑案件和信访问题。
庾岭派出所民警在走访摸排中,把矛盾化解工作作为重中之重。庾岭派出所积极尝试将人民调解、行政调解、诉讼调解、治安调解、司法调解以及信访接待工作有机结合,摸索总结了矛盾纠纷排查化解“125调解”工作法,“1”即以一个警务室民警为主,摸排矛盾纠纷线索;“2”即二级调解,摸排出矛盾纠纷线索后,由警务室民警会同村组干部进行第一次化解,若化解不了,则由派出所牵头,会同司法、法庭、信访、综治等五个部门联合化解;“5”即五位一体,在化解矛盾纠纷过程中,派出所、司法所、法庭、信访、综治等五部门要共同会商、准确把脉、口径一致,以起到尽快化解矛盾纠纷的作用。在具体工作中,从可操作性、针对性、实效性等方面出发,制订了较为详尽的制度、办法、流程等操作规程。“125调解”工作法运行以来,该所辖区治安、刑事案件大幅下降,重特大恶性案件未发生一起,庾岭派出所从源头上预防和有效化解各类矛盾纠纷,防止了信访案(事)件的发生,该所进入了“无信访问题所队”行列,受到了当地群众的一致认可和好评。
同时,庾岭派出所强化巡逻防控机制,充分发动群防群治力量,以红色革命基地蔡川镇庵底村为试点,传承红色基因,成立治安联防队,强化警群融合,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工作服务模式,在辖区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治安防控巡逻、平安创建宣传等工作,助力脱贫攻坚,营造平安、和谐、稳定的环境。
庵底村治安联防队不忘成立宗旨,牢记职责,做安全防范“宣传员”。队员在维护本村稳定的同时,不忘入户宣传法律法规,提高群众防盗、防火、防诈骗意识。做矛盾纠纷“调解员”。他们发挥人熟地熟的优势,及时调处化解邻里之间小矛盾、小纠纷,做到“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做关爱留守人员“网格员”。队员在日常工作中,关注身边的留守老人、留守妇女及留守儿童等弱势群体,力所能及地帮他们解决生活中的困难。做好线索摸排“信息员”。队员结合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关注村情民意,发现线索及时上报。
7月10日下午,蔡川镇庵底村治安联防队在辖区内巡逻时,发现有3个人在河道用电瓶电鱼,治安联防队队员及时阻止,并向派出所报告该情况。派出所立即赶到现场进行调查取证,缴获电瓶、电杆、渔网等电鱼工具,对3人进行了批评教育。自该村成立治安联防队以来,派出所和治安联防队主要在“看”“防”上下功夫,加强治安防范环节,采取各种防范措施,排除安全隐患和不安定因素。
“枫桥”花开新丹凤,警徽闪耀暖商山。丹凤县公安局践行和发展“枫桥经验”,开展创建“枫桥式”公安派出所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效,创新出基层社会治理新做法,打造出新时代基层公安工作新亮点,适应了基层人民群众新需求,破解了基层矛盾化解新难题。
新闻推荐
阳光讯(记者韩建军通讯员刘驰樊利仁)“以前,迎不完的检查,写不完的材料,理不完的痕迹,填不完的表格,现在好了,各类考核检查比原来...
丹凤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丹凤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