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科技群英传 来自营养的“温柔”力量 记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李卫敏

陕西科技报 2019-07-24 09:04 大字

谈到医院,在我们印象中总是充斥着消毒水的冷漠味道,哀声载道的家属,眼神绝望的患者,拥挤的候诊大厅……但有这样一个科室,它从不宣判,也没有任何人对它心生恐惧,它有个格外温柔的名字——临床营养科。

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一隅,就坐落着这样一个“温柔”的科室,李卫敏主任坐镇在属于她的阵地。患者不见好转?营养科试试吧;患者要做手术营养不达标?交给营养科……

人们一说营养,心里大多想着:“这里肯定没人看病,营养哪能治病啊。”但就是这样一个温柔的科室,把一个又一个生命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是李主任让我妈妈多拥有了三个月的生命!”家属激动的拉着李卫敏的手。

这,就是一线。

★也将实践化真知

对李卫敏来说,营养科的工作富有很大的挑战。很多术前营养不良的患者,李卫敏和团队都要制定术前营养计划,让患者抗打击,术后加强营养补给,让患者早日康复。李卫敏印象很深的是一位肝胆外科的患者,“他来的时候极度消瘦,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根本不相信还有药可以治,通过合理的营养治疗,一个月以后,体重增长了五公斤,现在自告奋勇成了我们科的义务宣传员!”李卫敏说,病人的营养跟上了,恢复就快了,所以营养支持特别重要。

对待患者,李卫敏从不生搬硬套书本内容,针对患者通过营养筛查和评估制定个性化的营养方案:“比如肿瘤患者,往往存在食欲较差的情况,不能一味忌口,理论结合实际,解决了吃的问题,才能增强患者对疾病和治疗的耐受性,提高他们的生存质量。”

李卫敏总说,营养为健康保驾护航,食物具有治疗作用。“还营养为一线治疗”是她常挂在嘴边的话。优化的营养是未来的药物,李卫敏鼓励人们去学习营养知识,在她看来,营养师是有前景的职业。作为营养师的李卫敏要求自己不断勇攀高峰,“现在抑郁症、焦虑症患者很多,心理营养也是一种重要的治疗手段。当患者相信我的时候,一杯水都可以治病,患者不相信我,灵丹妙药都没用。”

说到科室,李卫敏总是自豪的,“我们科患者满意度高,患者跟我们都成了朋友”。作为科室的顶梁柱,李卫敏要求科里的年轻人都要进步,要做到医教研为一体,同时,工作方向上也要另辟蹊径,如今科室的主线在临床和科普,“我们科只有八个人,想要做的有声有色就得做科普”。

对于科普,李卫敏深有感触。曾接诊过一位胃癌患者,因担心吃肉会促进肿瘤细胞的增长而常年吃素,这也让她意识到科普刻不容缓,她说:“我觉得现在很多科普都流于形式,一定要急老百姓所需,营养要把临床和科普嫁接起来。”公众号内容的选择都是李卫敏从生活中积累的,坐地铁看到小报上说某某明星减肥,李卫敏就会顺手拍下当作素材。内容把关也十分严谨“我们是营养科为首的多学科联盟,我喜欢找专业人士来审核,喜欢看国外的权威杂志,不管别人提出什么样的质疑,我都有理有据。”近两年来的坚持是有效果的,除了线下开展了千余次科普讲座外,科普公众号启动以来,多篇文章阅读量上万,吸引很多患者慕名而来。

★也乘风浪去远行

李卫敏的目光从来不会只聚焦在科室,她有着自己的职业理想。随着我国步入老龄化,老年人群体成了她关注的目标。“65岁以上的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走路容易摔跤,容易致残致死,因此营养干预十分重要。我们都有老的一天,他们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我们准备以交大为原点,把对老年人科普宣教,营养指导,心理干预做大做实,辐射到整个陕西!”

无论身在何处,李卫敏都是最爱岗敬业的那一个。在丹凤县医院长达半年的医疗卫生对口支援工作中,她在院内组织了多次临床营养推进工作的讲座,同时还深入基层,把营养带入普通老百姓家中,用通俗易懂的的方式进行营养科普宣传。此外,李卫敏还酷爱摄影,许多圈内好友在看了她的摄影作品后都被丹凤县的美景吸引。

★也食五谷知百味

生活中的李卫敏明明确确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从事十年解剖事业的她把人生品出了哲学的味道。

“我为什么选择营养,就是当年从事解剖工作感悟到,人一定要活得精彩,过高质量的生活。”李卫敏牢记自己对生命的敬畏,避免熬夜,晨起慢跑,生活规律,她更懂得缓解压力,“改变不了环境就要适应,凡事不追求绝对,尽全力就好,不过分追求结果”。

李卫敏在教育上也遵循她的“生活原则”,她认为孩子健康成长最重要。“不要给孩子太大压力,理想是随着环境的变化而成长的,一切都在变化,不要给他们树立太遥远的目标”。

奶奶是李卫敏心中的偶像。98岁的老人家喜欢追求新事物,有着年轻的心态,看非诚勿扰,抢微信红包,活的精彩又有活力。李卫敏说:“我不管在哪里讲课,最后两张PPT都是我奶奶的照片,标题是‘未来的我’,我希望每个老人都能像我奶奶一样健康快乐的活着。”

作为营养专家,做饭是必备技能,李卫敏喜欢从农民手上买原生态土特产,她尊重食材原味,对饮食文化也颇有研究,有时候路边有煎饼摊,她会专门过去学习。李卫敏对生活的热爱让她同样热衷于分享。看到自己做的美食被大家认可,她由衷欢喜,“我会用我的人生信条,积极的生活态度感染身边的人,给我的患者传递正能量”。

在李卫敏的人生中,尝试是永恒的话题。正是因为她敢于探索,敢于试错,才会在截然不同的领域大放异彩,“我从未停止我的脚步,也会更加坚定地走下去。”

(于天涯)

新闻推荐

只因心存嫉妒 趁夜色砸车落法网

本报讯(刘强记者李煜实习生郭卫芳)7月7日8时许,家住西安的刘先生给商洛市丹凤县公安局铁峪铺派出所打来电话,称7月6日晚自己...

丹凤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丹凤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