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了20多年没办成,华商报记者采访后 八旬翁如今终于落了户

华商报 2018-09-06 02:42 大字

华商报讯(记者 陈永辉)丹凤县82岁的老人王目荣,因多年前迁入他地生活,20多年了一直没有户籍信息,老人农村合疗、养老保险政策等无法享受。拥有一份属于自己的户口成为老人最大心愿。

王目荣老人家住丹凤县龙驹寨镇何家店村,原籍丹凤县铁峪铺镇(原桃花铺乡北山村),1957年前后搬到龙驹寨街办何家店村(原双槽乡何家店村)后,再未回老家生活。20多年前,老人发现自己没有户籍信息。

老人说,自己一辈子没出过大山,经历了多次人口普查,也向村干部反映过此事,但都是不了了之。后来办理一代和二代身份证,因为没有户籍信息也无法办理。“国家实行农合疗政策以及农村养老政策,他也因为没有户籍信息无法享受。”8月23日,老人的孙子刘海斌说,几年来他们先后找过村里和街办,得到的答复是到当地派出所办理。但当地派出所说需要提供户籍底子等,但村上说没底子。

8月23日,华商报记者与刘海斌一同来到丹凤县公安局资峪派出所,该所户籍室民警说,他们查询后发现,没有王目荣任何户籍信息,按规定需要提供能证明户籍信息的资料,但对方无法提供,民警建议去县公安局咨询。

8月23日下午,丹凤县公安局治安大队户政中队民警张玲称,办理户籍信息需要层层申报审核,这件事应由派出所调查核实,但记者表示,派出所要让到你们这里咨询,对方称这事还是找派出所所长办吧。跑了大半天没有任何结果,刘海斌无奈地说,整天看到公安宣传救助老人,给老人免费办理身份证等新闻,这事到他们身上咋就这么难呢?

“非常感谢华商报的帮忙!”9月5日,老人的孙子刘海斌说,媒体报道后,丹凤县公安局资峪派出所民警主动联系到他,在村上进行了实地调查并查看了相关资料后,给爷爷上了户口,当天还照了相片,身份证随后也将会办理到位。

新闻推荐

丹凤探索“双留人员” 网格化管理模式

本报讯(李冲)近年来,丹凤县结合“一标三实”工作,在山大沟深、居住分散、交通不便、外出打工人员多的山区派出所探索出了“...

丹凤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丹凤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