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老板想得再周到,也不能代替职工”——陕西一民企开展工会工作的启示

陕西工人报 2017-08-29 11:05 大字

初秋的秦岭愈显苍翠清凉。大山深处的民企丹凤华茂牧业集团的流水线,正在忙碌运转。每小时,有1.2万只肉鸡走完种鸡厂、鸡苗孵化、养殖、加工等18个流程,进入超市,走上百姓餐桌。在这条完整的产业链上,1123名职工实现着自己的价值,3200名村民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

走进公司大楼,长长的“笑脸墙”上,每位职工用灿烂的笑容表达着心声,一直把客人迎到顶楼的“职工之家”。健身房、活动室、阅览室,窗明几净;窗外,篮球场、羽毛球场、乒乓球场设备齐全,职工食堂物美价廉,宿舍整齐卫生……

六句企业理念全部关乎职工利益

“职工稳定收入的源泉、职工修德启智的学校、职工出彩向上的阶梯、职工遮风挡雨的大厦、职工诉说委屈的驿站、职工幸福生活的乐园。”这是华茂牧业的企业理念,6句话全部关乎职工利益。

如果不理解这一特殊理念,也就很难理解这家民企为什么要大力开展工会工作。

“老板是从下岗职工干起来的,几次创业的动因之一就是为了帮助工友。”董事长张丹英的励志故事,在职工中耳熟能详。

1998年,张丹英所在企业破产,她和同事们都下岗了。恰在此时,丈夫大病住院。为了生存,她东挪西借5000元,远赴上海学服装制作。缴完学费,仅余400元,得靠课余打扫卫生糊口。她日夜兼学,3年课程一年学完,回家后借得7台缝纫机,招呼来7名经济最困难的下岗姐妹,开起了缝纫店。

随后,为了帮更多的下岗工友,她决心把小店扩成公司。2001年,张丹英说服小姑子,用她的房子抵押,贷款28万元,将小店扩成制衣公司。7人,30人,120人……下岗同事几乎都得以栖身。公司逐步发展到年产服装10万套、利税200万元。依托公司成立的培训学校,帮助更多的下岗职工学到一技之长。

后来,她又远赴山东“卧底学艺”,感动了养鸡场老板和盘托出养鸡技术。2008年,张丹英再度贷款创业,创办“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的华茂牧业公司,数年后发展成为年产值5.6亿元的陕西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她本人则当选全国劳模。

“老板想得再周到,也不能代替职工”

华茂牧业公司一成立,就在商洛市、丹凤县两级总工会的指导下成立了有办公活动场地、有经费、有章子、有制度、有活动的工会。

“我曾经在国企工作过,对工会工作比较熟悉。而且,我办企业的一个重要出发点,就是为了帮助下岗职工和生活困难的家庭,所以需要工会把职工的事安排好。毕竟,老板想得再好再周到,也不可能想到职工的全部需要,不能代替职工。”张丹英说。

新成立的华茂牧业公司工会,很快制定了各项工作制度,使工会的运转有章可循。

初期,许多职工和一些企业工会干部都不清楚各自的权利和义务,也不知道工会究竟该怎样开展活动。工会就集中一个阶段,组织大家学习《工会法》、劳动就业法律法规、公司人事管理制度等。紧接着,企业工会把技术培训作为一个抓手,着力组织岗前培训、养殖户技术培训、管理人员外出培训、利益培训,迅速打开了工作局面。

企业工会基本得到管理层和广大职工的信任后,深层的工作逐渐展开。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职代会和劳动竞赛。“我们的职代会一年两次,会期半天,总经理作报告,工会主席也要报告工会工作,薪酬、集体合同、活动安排、公司计划等,都要讨论通过。”工会主席周发枝告诉记者。

上半年的职代会是5月初召开的,参会代表160余人。会上,生产经营、财务预决算执行情况、领导廉洁自律情况分别向职工报告;集体合同草案、职工奖惩规定、工资奖金分配方案、安全生产及劳动保护措施等,一一由职代会审议通过。

为开好职代会,公司建立了厂务公开制度,通过宣传栏、公告栏等,把涉及职工切身利益、企业改革发展的重大决策等及时公开,方便职工知情、议事、监督。“像干部竞聘、物资采购、日常事务、困难救济、评选先进,还有三险一金和职工互助保险购买情况等,能公开均公开。”周发枝说。(下转二版)

新闻推荐

李明记:“上雒古城”的守望者

古城遗址全貌新闻提示今年2月,《上雒古城遗址探秘》一书出版了。这本书的作者李明记老人,用24年的时间,丈量着脚下的土地,寻访着残存的遗址。凭着他心中的那一抹执念和热爱,为了保护“上雒古城”,他不...

丹凤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丹凤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