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原 发展苹果产业实现经济生态“双赢”

陇东报 2020-05-26 07:34 大字

本报讯(记者张凡)年均气温10.4℃,年均降雨量589毫米,无霜期175天左右,光热资源丰富,年日照总时数2474小时……这些自然优势,促使近年来镇原县始终全力培育壮大苹果产业,逐步实现了规模化发展、标准化建园、科学化管理、产业化经营,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连日来,镇原县屯字镇闫孟村有机认证苹果示范基地里,果农们忙着剪枝、疏果。“种果树的收入可比种玉米好多了。”果农魏志刚一边疏果一边开心地说。

“苹果产业既要提高经济效益,也要实现生态效益,促进绿色发展。”镇原县果业局副局长李霄勇说,大面积的苹果树栽培,提高了森林覆盖率,对保持水土、减弱风速、保护环境都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镇原县屯字镇闫孟村千亩有机认证苹果示范基地是庆阳北国春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重点建设的“四大基地”之一,采用第三代富钙技术和严谨的科学生产手段,在特定的土质、土壤、水分等条件下生产出营养丰富促进人体健康的苹果,真正达到有机、绿色、富钙水平。近年来,公司流转农村土地,与贫困户互惠互利,发展果业,吸纳富余劳动力,帮助没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实现入股分红,共带贫200多户。

在庆阳居立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育苗基地,果农们同样忙碌。“一年下来收入近6万元,对以前单靠种地的我来说,是一笔不少的收入。”承包经营果园、入股合作社的镇原县太平镇枣林村村民李满军高兴地说。

2016年,庆阳居立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在镇原县太平镇以土地流转的方式建成现代矮化苹果示范园1575亩,逐步进入挂果期后,公司把这些果园分片承包给流转土地的农民们,每棵果树3元钱的“打理费”,同时双方约定,苹果销售之后,每斤给农户0.5元的“提成”。很快,就有11户农民承包了350亩果园。

庆阳居立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刘长庆介绍,分片承包这一模式的实行是一次大胆的创新,也为目前规模化经营果园面临的劳力短缺、不能精细化管理等问题探索出了一条新路子,可以极大地提高果园商品率。

位于镇原县太平镇的镇原县登民种植专业合作社积极引导村里23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加入合作社,统一采购农资,统一标准生产,统一后期销售,统一共享信息,组织技术骨干深入田间地头,指导群众栽植苹果180亩。“目前,合作社带动80多户群众实现务工和苹果种植收入210多万元。”李登民自豪地说,苹果产业已成为他们村乃至邻近几个村农民增收致富的一大支柱产业。每年的春夏季节,也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具有良好的生态效果。

截至2019年底,镇原县全县果园累计留存面积12.57万亩,其中挂果6.64万亩,年产量15.6万吨,产值7.3亿元,人均果业纯收入980元。目前建成万亩乡镇4个,千亩行政村46个,百亩自然村340多个,10亩以上大户1150多户,逐步形成了以屯字塬为主,辐射带动平泉塬、临泾塬、孟坝塬规模发展的苹果产业带和绿色标准化生产基地。

新闻推荐

镇原 公益“小岗位”激发脱贫“大动力”

本报讯(通讯员田永昭)今年以来,镇原县坚持把就业扶贫作为脱贫攻坚的有力抓手,安排资金2000多万元,新增开发188个乡村扶贫公益...

镇原新闻,有家乡事,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镇原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