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医生战“疫”记
实习生米静 本报记者 闫慧
他们是坚守在最基层的医务人员——乡村医生,虽然是在“大后方”,但面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他们肩负起守护健康的使命,奔波在疫情防控线上的“最后一公里”。他们在深夜里值班,在村口上值守,入户随访不停脚,排查外来人员,筛查发热患者,不仅要随时监测全村村民的健康状况,还要完成大量的数据上报工作。
据了解,疫情防控工作启动以来,全市1500多名乡村医生日夜值守在自己的岗位上,不管条件多么艰苦,也不管面对多少村民,他们不顾个人安危,始终冲锋在前,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一名医务工作者的初心和使命。只要村民健康就好、我的战场在村里、这是我的职责……一句句朴实无华的话语,表达着他们抗击疫情的决心和信心。
有我在,请放心
赵芳是西峰区董志镇寺里田村医务室的村医,今年是她成为乡村医生的第19个年头。疫情发生以来,西峰区各乡镇、各行政村都在积极开展疫情防控工作。赵芳从正月初二开始下队、入户,到异地返乡的村民家中测量体温,询问具体返乡时间、途经地点和接触人员等,建立台账记录资料,指导正确的防护措施,并做相应的心理疏导。
“我每天要接触很多人,家里人在支持我工作的同时,也很是担心,可作为医护人员,我必须这么做。”赵芳说。
看着妈妈每天早出晚归,辛苦地奋战在一线,赵芳的女儿主动为妈妈分担家务。每当赵芳回到家,女儿就把刚洗干净切好的水果端上来。“现在很多人足不出户,你却依然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有你这样的妈妈,我感到很自豪。”听到女儿说的这些话,赵芳觉得女儿长大了,也懂事了。
村民们看到这么多人为了村里人的健康,每天奔走劳累,便自发组织起来买些吃的用的给他们送去。最让赵芳记忆深刻的是村上的一位大妈找到她说:“国家有难,这么多的人都在为抗击疫情忙碌,我也想出点力,这是我平时积攒下来的钱,希望能帮上点忙。”看着大妈手里捏着的1000元钱,赵芳深受感动。“有我们在,请您放心!”这是她对大妈的承诺,也是对所有村民的承诺。
“和奋战在湖北一线、春节没有办法陪伴家人的医护人员相比,我还能和家人团聚,能看到丈夫和孩子,吃到热乎饭,我已经很幸福了。所以,我告诉自己,一定要继续坚守好岗位,做好村上的防控工作,为抗击疫情贡献力量。”赵芳说。
我的战场在村里
一间治疗室,一间药房,两名大夫。药柜里常用药品摆放的整整齐齐,外面柜台上分门别类依次放着各类新冠肺炎防疫手册,这就是镇原县三岔镇米家川村卫生所的日常工作环境。
这个原来只负责常规防疫和简单诊疗的村级卫生所,在疫情防控的关键阶段发挥了重要作用,所长李金洲和村医张曌守护在最前沿,守护着一方村民的健康安全。
“米家川村年前外地返乡201人,年后返回33人。这些人的情况,我们都做了详细的台账,目前还剩9人在重点观察。”李金洲说。
每天早上8点,李金洲准时来到诊所,中午吃点自带的馒头、油饼,下午六七点才能回家吃晚饭,来不及跟家人多坐一会,立马就得走,因为晚上还要值夜班。
米家川村位于镇原和彭阳交界处,村子比较大,防控难度相对也大,村里共设有6个临时的疫情防控监测点。李金洲和张曌每天要巡回于各个监测点之间,消毒、测体温、做防疫培训。村委会周边每天要消毒2次,对于重点观察人群,每天检测体温4次,登记上报相关信息,村医们每天的工作日程排得满满的。
工作压力大还是次要的,心理压力最大。李金洲和张曌家里都是有着七八口人的大家庭,嘴上说着安全,其实心里也很担心。为了家人的安全,李金洲做排查工作开始就住到了卫生所,张曌也尽量减少和家人的正面接触。
隔离14天之后,大部分异地返乡人员情况都正常,李金洲才稍微松了一口气,偶尔也能回家休息。工作也逐渐由之前每天4次上门测体温,改成每天由村医上门亲测1次,其余由返乡人员在家完成,通过手机将数据发给李金洲。
为了尽可能避免村民外出,李金洲决定为有需要的村民送药、送诊上门。“家里需要药品或其他身体不适的,就给我打电话 。我上门看病的时候把药品也顺便带过去,这样既方便了村民,也减少了他们的外出次数。”
李金洲每天回家之前都会用酒精对自己进行全方位消毒,帽子、围巾等也都要在水龙头上进行清洗。为了家人安全,他经常一个人在院子里吃饭。孩子们都很理解,却不忍心,总想把他拉到桌子上一块吃,可他还是拒绝了。“其实有全家人的支持和关心,我就是再辛苦些,心里也是挺暖的。”
李金洲说:“身为医务工作者,这时候就应该冲在最前面,不能辜负家人的支持和村民的信任。希望所有人都能团结起来,有啥情况一定不要隐瞒,齐心协力,共抗疫情,胜利一定属于我们。”
抗击疫情不退半步
“体温正常,但还是要戴好口罩,不要随意外出,如果感到哪里不舒服,及时和我联系!”2月20日,王维君为异地返乡人员测完体温后,再三叮嘱注意事项,这也是他连续在疫情防控一线工作的第26天。
57岁的王维君是西峰区彭原镇邵家寺村村医,也是一名普通的共产党员,1994年成为一名村医。从医26年的他,在群众心里有很高的威望和口碑。
2020年1月26日早上7点,王维君突然接到镇卫生院电话,得知要在当天立刻开展异地返乡人员的排查工作时,王维君来不及吃早饭,立马骑上电动车往村医务室赶,他到的时候村干部已经把返乡人员的名单送到了。
看着挂在衣架上的工作服和桌子上仅有的两个医用口罩,王维君没有犹豫,穿上衣服、戴上口罩,就和村组干部一起往异地返乡的村民家里跑。测体温、宣讲防护知识、告诉他们居家隔离的必要性……半夜11点多还在建立台账的王维君已经筋疲力尽,但他仍然要把每个记录都做好。
“每天早早起来就去测量体温做记录,大晚上还在做表格统计数据,每天忙得跟打仗似的,有时候饭还没吃,就有人到医务室测体温,这一忙就更顾不上吃饭了。”王维君说。
待返乡人员情况都处于稳定状态,为了减少不必要的接触,王维君给居家隔离的返乡人员发了体温计,每天自己入户测量一次,其余三次由隔离人员自行完成。他每晚都做好统计,报给乡镇卫生院后才能回家休息。
这段时间,王维君每天都是早出晚归,十分辛苦,但看着村民们都很重视,也很支持抗疫工作 ,他感到特别欣慰。村民们经常打电话、发消息嘘寒问暖,有时候在他入户测体温的时候,还拿出水果塞进他的兜里,王维君心里很感动,这让他觉得再苦再累都值了。
王维君说:“虽然现在卡点都撤了,复工也在逐渐进行,但我还是要劝大家,外出必须要戴好口罩,勤洗手,不去人员密集的地方,没啥事就尽量待在家里别出去。我们并没有完全战胜疫情,千万不能有侥幸心理。”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李彦臻)2月18日,副市长王胜在镇原县调研疫情防控、企业复工复产和市场保障供应工作。王胜一行先后前往镇原县北...
镇原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镇原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