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原 入股奖补资金为产业发展安上“双保险”
本报讯(记者刘耀 通讯员张宁宁、田笑)今年以来,镇原县结合贫困户劳动力状况和项目需求,按照“有劳力且有一定技术、有剩余劳力且可输转、有一定劳力在本地打零工、无劳力预备兜底”4种类型,对12599户贫困户进行精准分类,分别采取“产业提升”“就业增收+产业托底”“互助合作”“互助合作+兜底保障”4种脱贫措施,全县累计落实产业奖补资金5.9亿元,户均达2.1万元;落实入股“331+”合作社股金2.67亿元,贫困户户均分红1000多元,确保扶贫政策“不漏一户,不落一人。”
开边镇兰岔村65岁的李荣学一直都是村里的养殖能手,因为儿子视网膜脱落需要手术,加上两个女儿上学支出大,一个本就收入微薄的家庭成了村里的贫困户,发展养殖缺资金成了他们家最大的难题。
2018年,镇原县针对李荣学这种有劳力、有技术、有发展产业意愿的第一类贫困户每户配套1万元产业奖补资金进行了扶持。很快,他家的养殖产业有了起色。李荣学说:“今年我买的2头母猪下了9个猪仔,卖了7个,收入6000多元,羊卖了1万多元。”
由于李荣学年龄偏大,加之儿子双目失明,劳动力匮乏,产业发展根基不稳。在2018年底的“六查三问一细化”行动中,帮扶干部又将为他配股的1万元资金入股甘肃中盛农牧发展有限公司,保证产业发展资金“回笼”,为他家的产业提升、收入增长安上了“双保险”。
镇原县开边镇兰岔村党支部书记魏新社告诉记者,在兰岔村像李荣学一样入股的贫困户有156户,入股资金183万元,今年兑付分红16.2万元,在全村召开了分红大会,现场进行了兑付。
开边镇兰岔村村民张自悦也收到了这笔分红,可对他们一家的花销来说这些分红远远不够。张自悦的两个儿子和一个孙子均患有癫痫,家里没有收入,是“四类分类法”中的兜底保障对象。虽说每年都有2.4万元的低保金和2400元的残疾人补贴,可一家人每年的医药费就高达2万多元,住房也因为年久失修成了危房。
2018年,张自悦被村里列为易地扶贫搬迁对象,搬到了位于县城惠达家园小区面积为90平方米的住房里。结合正在开展的结对帮扶主题实践活动,广大党员干部主动捐款4500元为他购置了天然气灶头、餐桌椅、电冰箱等生活用具。
“镇原县对2017年底下剩的兜底保障户和公益岗位户,通过村集体入股、‘331+’、千只标准湖羊养殖合作社,采取折股量化的方式再次入股1万元到2万元,全县2017年的贫困户全部实现了省上提出的人均5千元、户均2万元、最高3万元的补助标准。”镇原县扶贫办副主任高永刚说。
新闻推荐
支部结对共建 干部结对帮扶 镇原以主题实践活动解决群众揪心事
本报讯(通讯员张宁宁)第二批主题教育开展以来,镇原县聚焦群众的愁事、难事、揪心事,创新举措,在全县范围内开展“支部结对共建...
镇原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镇原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