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发展看庆阳系列报道之七 镇原 特色产业为扶贫注入新动能 本报记者 吴正楠 刘华东

甘肃经济日报 2019-10-15 00:55 大字

养兔已成镇原农民致富的新门路

扶贫扶长远,长远看产业。实践证明,没有产业带动,很难彻底脱贫;缺乏产业支撑,更难持续脱贫。

作为全省23个深度贫困县之一的镇原县,面对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脱贫难度大的实际,始终把产业扶贫作为脱贫攻坚的治本之策,立足县域经济发展,调结构、转方式、增效益,大力培育肉兔养殖,万寿菊、瓜菜种植等特色富民产业,从而实现贫困群众“户户有增收项目、人人有脱贫门路”的产业扶贫发展新格局,为推动乡村振兴发展夯实了基础、积蓄了动能。

肉兔产业的带动效应

“养殖门槛低、技术简单、环境干净、效益好。”有了龙头企业的带动和引领,肉兔养殖在镇原县平泉镇秦铺村和文洼村受到了村民们的欢迎和支持。

村民们参与和支持养殖肉兔与甘肃绿生源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引领是密不可分的。2014年,在上海工作的山东人朱纪军回到妻子老家镇原县,经过考察认为镇原农业发展潜力巨大,于是在镇原县平泉镇文洼村成立公司发展农业,栽种了3000亩核桃园。在发展核桃园的同时,他又开始了肉兔养殖,从山东青岛引进种兔,在镇原当地推广养殖。“刚开始群众认可度低,2017年是免费投放,实行商品兔回收,引导鼓励群众养殖,当年推广投放了400只母兔。”甘肃绿生源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朱纪军说,这几年肉兔行情好,村民看到养兔有利可图,纷纷加入到养殖队伍中来。

为把肉兔养殖产业做大做强,朱纪军去年投资建了饲料加工厂,为村民提供种兔、饲料、养殖技术等服务,实现了产供销一条龙的发展模式。

记者在镇原县平泉镇秦铺村的志坤养兔合作社看到,干净整洁的养殖场里,圈养着一只只体型健壮的肉兔。镇原县平泉镇秦铺村村民秦志坤说,“合作社就是用自己的名字命名的,去年养殖了200只种兔,实现纯收入10万元,今年把养殖规模扩大到了600只种兔。”

去年以前,秦志坤一直在江苏等地打工,回家看到养殖肉兔前景好、效益好,经过到山东等地考察后,秦志坤在家里人的反对声中养起了肉兔。秦志坤家里人主要担心风险,但看到肉兔养殖收益好,观念也转变了。

秦铺村村民秦欢去年也加入到了肉兔养殖中来。为养殖肉兔,他投资近2000元,把家里的牛圈改造了,用滚动养殖的方式把养殖规模从去年的十几只发展到现在的200只。“肉兔养殖省事不难,从今年6月到现在,已经出售了5次,收入5000元。”秦欢说。

秦铺村村支书史登荣介绍,秦铺村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97户,在合作社的带动下,发展引导100户贫困户养殖肉兔,正在全力打造专业养兔村,让贫困户通过发展产业实现脱贫。

产业发展势头好,效益好,群众接受程度就高。平泉镇洪河村村民对养殖肉兔有疑虑,在合作社的带领下,村民慕贵琪老人从今年4月开始养殖肉兔,目前,已出栏肉兔120多只,收入6000多元,看到了实实在在的效益后,越来越多的村民加入肉兔养殖中。数据显示,截至9月初,镇原县肉兔养殖规模达到了31.5万只。

万寿菊遍地开花的特色产业

作为农业大县,着眼于稳定增收,镇原县不断培育壮大特色产业。

万寿菊集观赏、药用、食用、环保等经济价值于一身,从万寿菊中提取的叶黄素,在化妆品、药品、食品添加剂中广泛应用。依托招商引资进驻的加工企业,镇原县大力发展万寿菊种植基地,全县万寿菊种植面积达到了7.4万亩。

“按照‘政府引导、农户自愿、科学规划、全员参与’的原则,对有劳动力的农户,鼓励每户栽植万寿菊3至5亩,对劳动力不足或地块面积较大的农户,引导农户将土地流转给合作社统一栽植经营。”临泾镇新堡村村支书段建平说,村上新建了千亩万寿菊示范点,栽植万寿菊1260亩,其中67户贫困户栽植万寿菊218亩,亩均纯收入2200元,明年还要扩大栽植规模。

(转7版)

新闻推荐

镇原县一派出所被确定为全省 “枫桥式公安派出所”示范单位

本报讯(见习记者路世玲)近日,省公安厅向社会公示了全省公安机关创建“枫桥式公安派出所”示范单位名单,镇原县公安局城关派出...

镇原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镇原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