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乐 从外企“白领”到乡村致富带头人

陇东报 2019-08-27 00:44 大字

本报记者 刘耀 通讯员李登龙

这两天,在镇原县平泉镇八山村500亩万寿菊田里,一位皮肤黝黑、身材微胖的年轻人忙着过称、记账,收购万寿菊,他就是张乐。

2009年,从新疆塔里木大学毕业的张乐在北京的一家外资企业担任生产经理,成了一名“白领”。2016年,他回乡探亲时发现,家乡的许多土地闲置,还有大量的荒山。村里许多乡亲因为年龄偏大,外出务工时工作很是难找,于是张乐决定回乡创业。“我父亲也想让我回来把家里闲置的土地合理利用起来,带动周边群众脱贫致富。”张乐说。

2016年底,张乐接管了父亲经营的苗木种植合作社,进一步扩大经营规模,积极动员村上的5户苗木栽植大户加入合作社,统一管理,统一销售。同时,每年到植树造林时节,张乐都会主动承接一些政府的荒山绿化项目。截至目前,张乐所在的合作社累计造林8000亩,带动村上一大批闲置劳动力进山务工。“每年春季和秋季造林,这些务工人员每季每个人的收入在2000元到3000元。”张乐的初衷就是带领乡亲们脱贫致富。

今年,在平泉镇政府的引导下,张乐在八山村流转土地530亩,尝试种植万寿菊。这几天,正是万寿菊的采摘黄金期,他每天都会组织村上二三十人进行采摘,村上的部分贫困户也有了务工收入。

八山村村民田银说:“万寿菊基地就在我家跟前,一天能挣个一百五六十元,摘花的效益比较好,今年估计我就能脱贫了。”

“栽植人员和摘花人员主要是流转土地的这些人,他们把土地流转出来,合作社统一种植,他们在这里务工,如果人手不够还会从周边再招一些人和贫困户。”张乐充满信心地说,“下一步,我们计划流转102户1400多亩土地,跟村上研究发展高效农业,把大家的经济效益再提高一下。”

如今,在张乐的带领下,镇原县林丰苗木专业合作社每年都有50多万元的收入,带动村民务工收入20多万元。

新闻推荐

奋楫扬帆破浪行

(上接1版)农业生产方面,庆阳市大力调整种植结构,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下降的同时,经济作物面积增加,上半年完成农业增加值19.79亿元...

镇原新闻,有家乡事,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镇原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