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原县 “国字号”招牌带动文化百花齐放
文/图本报记者 刘耀 通讯员刘杰
生机勃勃的夏日里,记者来到镇原县开边镇,沿着人潮涌动、彩旗飘扬、锣鼓喧天的文化广场前行,现场有挥毫泼墨的书画名家,有运剪自如的剪纸艺术家,有穿针引线的刺绣艺术家……这是开边镇“献礼七十华诞 决胜全面小康”第三届“农民文化艺术月”活动的现场。
镇原文化资源绚丽多姿,以香包、刺绣、剪纸、书画、手工制作为主的特色品牌享誉陇原。近年来,镇原县在书画、剪纸、刺绣等文化产业发展上,充分利用“中国书法之乡”和“中国民间艺术之乡”这两个“国字号”招牌,积极推进文化项目建设,全面提升文化“软”实力,打文化牌,唱经济戏,为群众增收致富开辟新路子。目前,全县文化产业单位总数达83家,全县从事文化产业的人员达3376人,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2.4亿元。
“虽然退休好几年了,但是爱好画画的习惯仍然没有丢弃,现如今,县上建成了文化一条街集市,借助这个平台我还有了自己的工作室,不但有利于创作,而且与别人交流起来更加方便了。”县文化馆退休职工慕欣荣说。目前,全县从事专业和业余书画的创作者达600多人,全县每年举办大型书画展览和交流活动20次以上,展出书画作品1000多幅。
在公共文化事业建设力度不断加大,人才优势得到有效发挥的同时,世世代代只知道“为自己做嫁衣裳”的妇女们,也开始走向了市场。她们背着自己精心制作的各种刺绣作品,从事商业经营,走州过县,足迹遍及祖国各地。一些民间工艺美术公司,应运而生,它们集群众智慧,继承了传统造型的同时也创造出许多新产品,打出了自己的刺绣品牌。
镇原县开边镇妙丽香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就是集镇原刺绣产品设计、研发、销售为一体的民营企业,刺绣产品采取以网络销售为主,传统销售为辅与商务会展并举的方式,对外推出产品。公司根据内部人才不同的技术水平,分标准分等级给予不同的待遇,让员工在获得经济收入的同时得到技术上的认可,从而有效地留住了人才。
“如今,妙丽香有专职刺绣技工人员5人,兼职刺绣加工妇女21人,并且在19个乡镇带动近1000多名贫困妇女和留守妇女利用农闲之余,不受奔波之苦,足不出户实现了再就业,个人年均创收5000多元。”妙丽香公司负责人任艳艳说。
从小跟着母亲学习剪纸的刘文,对剪纸艺术尤为痴情。日积月累的磨炼,使她的剪纸艺术日趋成熟。2014年,她被镇原县妇联授予全县“双学双比”女能手荣誉称号。
“刺绣是我县民间艺术独特而亮丽的名片,是人们认识历史、探索古文化的瑰宝,我会尽我最大能力宣传、带动更多的人学习,也会传授给更多的贫困妇女,让她们尽快掌握一门技艺,帮助她们早日脱贫致富。”刘文满怀信心地说。
新闻推荐
镇原县武沟乡万亩万寿菊种植基地一瞥(5月24日摄)。为充分发挥合作社带动效应,鼓励农户以土地入股实行保底分红,今年,武沟乡围...
镇原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镇原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