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原 文化产业提升发展“软”实力

陇东报 2019-01-10 01:00 大字

本报讯(通讯员田永昭)寒冬时节,行走在镇原县城,翰墨飘香的画廊引人注目,书画工作室和装裱店前门庭若市,城关初级中学里的学子正在认真学习书法,太平镇民间艺术大师刘玉英的玉英香包刺绣剪纸公司里挤满了学习剪纸的人……这些都是镇原县发展文化产业的缩影。

近年来,镇原县抢抓“一带一路”和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的机遇,坚持“突出特色、高位规划、项目引领、产业联动、凸显品牌”的原则,大力实施“精品研创、产业提升、人才培育、文物保护、文博会展、文化共享”工程,通过挖掘整合自然景观资源、民俗文化资源、历史遗存资源和红色旅游资源,编制完成了7个景区的总规和详规,并开发建设了庆阳北石窟寺文化生态旅游区镇原北石窟驿景区,成功引入庆阳天润阳光种植专业合作社投资开发白马池景区,完成了胡氏文化博览园太后祠及太后塑像等一期工程,全面提升文化“软”实力。

同时,镇原县还搜集整理遗迹遗存和历史人物事件图文资料,编辑出版了《关陇丝路第一驿——北石窟驿》,举办了第三届文化艺术活动周,开展文艺演出、产品展销、书法笔会、采风参观活动447场(次),开展灯谜竞猜、自行车比赛、摄影大赛、主题演讲、广场舞展演、校园艺术节等群众性文体活动286场(次),开设书画、香包、刺绣、文学等培训班17期。全县文化产业单位达92家,从事文化产业的人员达3460人,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1.94亿元。

新闻推荐

文明新风润田园 镇原县推进乡村振兴见闻

新甘肃·甘肃日报通讯员刘耀郑世强近年来,镇原县着力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和乡村文化建设,将乡村文化大舞台搬到田间地头和...

镇原新闻,有家乡事,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镇原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