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镇 “扶贫车间”让群众务工持家两不误

陇东报 2019-01-10 01:00 大字

本报讯(记者刘耀 通讯员曹延延)寒冬时节,镇原县太平镇枣林村的扶贫车间里一派繁忙。“‘扶贫车间’办到了村里,我们可以在家门口上班,务工持家两不误。”正在分拣杏仁的贫困群众张红艳高兴地说。

2018年,太平镇针对部分贫困群众既无致富技能,又无法外出务工这一问题,将枣林村的鹏涛茂源农产品加工专业合作社建设成“扶贫车间”,主要以杏核脱皮及炭化料加工为主,为贫困群众提供就业岗位,务工人员可拿到基础工资、年终奖励、爱心分红3项增收,真正实现务工持家两不误。

张红艳是太平镇枣林村咀头组人,家中共有6口人,她的父亲右胳膊残疾,只能在家干点轻农活,丈夫最近一段时间在兰州看病,孩子上幼儿园,家里全靠母亲在外打工维持。“扶贫车间”招工时,优先考虑贫困户,张红艳便到该厂打工。“这个活不辛苦,每个月收入2300元,还能照顾家里和接送孩子上学。”张红艳说。

据枣林村专业合作社联合党支部书记李爱军介绍,“扶贫车间”的就业门槛低,用工方式灵活,能让从业人员兼顾家事、农活,而且招收的大多数是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同时,“扶贫车间”采用计量制,务工者多劳多得,人均月收入1500元左右。

目前,该“扶贫车间”招工50多人,其中贫困群众30人,产品不仅供应国内市场,还出口意大利等国,年销售额1000万元以上,年支出务工人员工资50万以上。

新闻推荐

朱元臻科学养兔早脱贫

本报讯(通讯员张宁宁)寒冬时节,笔者来到镇原县临泾镇良韩村村民朱元臻的兔舍,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整齐的兔栏。“我养了比利时...

镇原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镇原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