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原 “扶贫车间”开启就业扶贫新模式

陇东报 2018-10-24 01:01 大字

本报讯(通讯员张宁宁) 今年以来,镇原县立足劳务输出大县的实际,依托农村“三变”改革,通过“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探索发展就业扶贫新模式——“扶贫车间”,让企业送岗上门,让贫困群众挣钱、顾家、务农“三不误”。

“我在外地打工7、8年了,在家门口挣钱是我一直以来期盼的。我们村成立了镇原县宏绿盛种植专业合作社后,我就回到了村上,农忙的时候,我就种地,农闲了,我就到合作社务工,每天能挣80元,这样既可以给老人做饭,也能照看上学的孩子。”城关镇原郑村村民寇俊霞说。

“我们合作社成立于2017年,今年在原郑、付坪村投资260万元,新建桃园583亩,套种万寿菊140亩,土豆150亩,黄芪50亩;新建钢架大棚140座,日光温室3座;为68人提供了就业岗位,其中建档立卡劳动力46人。”镇原县宏绿盛种植专业合作社监事长马继承介绍道。

“‘扶贫车间’是以扶贫为目的,以带动脱贫为宗旨,以解决农户尤其是贫困户就地就近就业为关键,设在乡、村的加工车间。‘扶贫车间’让贫困群众在家门口参与劳动,凭自己的双手脱贫致富,实现了扶贫由‘输血’到‘造血’的转变,打通了贫困群众稳定增收的新渠道。”县人社局工作人员说。

截至目前,全县已陆续建成运营“扶贫车间”45家,带动群众就业2778人,其中贫困人口1142人。

新闻推荐

庆阳市土地收购储备中心开展“扶贫日”下乡活动

本报讯(通讯员栗源、史源)10月17日是第五个国家扶贫日,市土地收购储备中心组织干部职工赴镇原县武沟乡张岘村开展“扶贫日”...

镇原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镇原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