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军堂:“我要带着贫困户一起往前奔”

陇东报 2018-10-04 20:48 大字

本报记者 路娜

常志诚是镇原县山岔镇榆扬湾村张岔自然村的村民,是帮扶干部张军堂的帮扶户。9月30日,记者跟随张军堂来到常志诚家验收扶贫产业,常志诚正忙着调试刚买回来的粉碎机,因为家里今年3月买回来的20只山羊已经繁殖到了39只,靠人力粉草太浪费时间,所以他花了2000元买了一台粉碎机。

张军堂是镇原县委政法委的一名干部,2017年6月底被选派到山岔镇榆杨湾行政村,成为驻村工作队的成员,同时兼任村“第一书记”。“刚到村的时候很没信心,村里的贫困户在家的人大都是老人,我用了好长时间才跟他们‘打成一片\’。”据张军堂介绍,榆杨湾村辖9个村民小组,有387户1639人,原来是个出了名的山穷、地穷、人更穷的“三穷村”,不仅人均收入低,甚至有很多家庭连温饱问题都难以解决。而现在,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已经从2013年的216户减少到53户。

“以前家里就靠种玉米和小麦维持生活,没有其他收入,也没有技术不敢搞养殖。”常志诚说,他家里四口人,儿子读高三,女儿在北京打工,每年的收入还不够生活更谈不上脱贫。去年,张军堂得知这个情况以后,动员常志诚参加养殖和动物疾病防疫培训。

“现在心里有底了,买了20只羊、2头驴和2头猪,边养边学,今年年底就可以脱贫了。”常志诚说,年底脱贫后,他打算再买几只羊,加上当护林员一年可以挣8000元,日子就更有奔头了。

走进同村的张永杰家里,记者看到两排整整齐齐的兔笼摆在兔舍里,里面圈养着400多只比利时兔。“到今年年底兔子卖出去,就能见效了,过几天扶贫资金到了之后,我打算再买一些兔子,预计今年可以收入3万元左右。”张永杰说。

今年53岁的张永杰曾和妻子一起在县城打工,租房子供4个孩子上学。因为孩子上学开销大,张永杰也想过发展养殖,但是没有资金,加上年纪大了,就一天天托了下来。张军堂了解到这个情况后,经过多番做思想工作后,张永杰才决定回家养兔子。

“刚开始老张不愿意回家,我就去给老张妻子做思想工作。”张军堂说,张永杰回家后,一开始只养了58只兔子,现在已经扩大到400多只,而且都是订单养殖,不怕卖不出去。

“其实不是贫困户不愿意发展,他们许多人都是有想法但缺少技术和资金。”张军堂说,“只要贫困户相信我,肯出一把力气,我就带着他们一起往前奔。”

新闻推荐

孟坝镇 “五化”工程增强村级党组织服务能力

本报讯(记者刘耀)今年以来,镇原县孟坝镇全面落实从严治党要求,在农村基层党组织中集中开展“五化”工程,重点解决部分农村基层...

镇原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镇原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