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海明 养猪要有“三只眼”

陇东报 2018-07-14 00:20 大字

本报记者 焦敏龙

今年36岁的姜海明是镇原县南川乡和平村一位农民。2000年初期,他曾跟着村里的“打工一族”前往北上广等一线城市务工,可因为缺乏过硬的专业劳动技能,加之在外务工生活成本较高,几年后,他便决定继续返乡务农。2004年回乡后,他拿出积蓄创办了一座2000平方米的养猪场。

创业这些年,在镇原县农牧局的指导下,姜海明靠着一股韧劲,逐渐掌握了养殖技术和营销经验,养猪场从“小打小闹”发展成了全乡的重点养猪场。在养猪的过程中,什么时候防疫,营养饲料怎么搭配,夏季如何降温,冬季如何保暖,他都按照书本和农技员的指导,一点也不敢马虎。截至目前,养猪场生猪存栏达500头,年出栏300多头,年纯收入50多万元。不仅如此,他还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养猪经验传授给全乡搞养殖的村民。谁家养的猪有了毛病,他都乐意去“看看”,同时,还为全村330户村民提供养殖技术服务。

谈起自己的“致富经”,姜海明深信,养猪要有“三只眼”,两只眼睛看市场,一只眼睛看猪场。“家庭猪场规模的大小和经济效益的高低并不是任何时候都能成正比的,只有当生产要素的投入规模和猪场的经营管理水平相适应,且产品适销对路时,才能获得最佳经济效益。”他说。

新闻推荐

镇原县为贫困户办理产业保险

本报讯(通讯员刘耀)为了积极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保险扶贫的精神和部署,今年5月,镇原县为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户开办了肉牛...

镇原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镇原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