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获不一样的感动

甘肃日报 2018-06-22 02:22 大字

李军

两年多前,我来到帮扶的镇原县岳庄村,负责村里的精准脱贫工作。工作的环境变苦了,肩上的担子也比以前重了。然而正是在这里,让我找到了久违的干劲,在每天充实的帮扶工作中,不断拉近与群众的距离,收获了不一样的感动。

走访贫困家庭,是做农村工作的分内之事。在频繁的接触中,我们与他们拉家常,听他们讲故事,感受生活背后的喜怒哀乐。在村里的贫困家庭中,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岳庄村岳庄组强培宏一家。

记得第一次走进那个农村四合院,看到干净整洁的院子,我的第一反应是工作人员可能统计失误。因为没有破败凋敝的屋子,也没有“等靠要”的老乡。在面对面交流中,我才了解到,今年45岁的强培宏,5年前不幸患上小脑性失调症,妻子也患有精神障碍……这次走访,让我为自己的草率武断感到惭愧,同时也为强培宏一家坚强不屈的精神所感动。困难在身却依然从容生活,谁说人穷就一定“志短”?

这样的经历对帮扶工作是一种触动,更是一种鞭策。完成走访后,我们召开村组干部会议,组织各帮扶单位对村里的实际情况进行了剖析,并开展捐款、慰问,协调市人民医院对接患者,开展义诊活动。

强培宏一家的生活慢慢走上正轨,我们的工作也在渐渐提升温度。去年第四季度,我们结合庆阳市开展的“六查三问一细化”活动,积极投入到帮扶工作中。有的扶贫干部随身携带记事本,将贫困户的困难、心愿写在本上、记在心头;有的工作人员帮助贫困户架起火炉,把群众冷暖挂在心间;有的干部下村时宣讲脱贫攻坚政策,使党的惠民政策家喻户晓。

在脱贫攻坚的主战场,贫困家庭奋勇争先,我们工作的方式方法也在不断探索创新。通过走访所有的贫困家庭,我们摸清了每家每户的“底子”,找到了致贫的“根子”。在此基础上,驻村工作队为每一户贫困家庭制定了“一户一策”方案,张贴上墙。一年多来,我们对有子女的9户贫困户开展了孝善扶贫,鼓励子女养老;对无子女但尚有一点劳动能力的,在本村或者邻近企业为其安排公益岗位,就近就业领取工资;对无子女且无劳动能力的,实行政策兜底。为了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我们还协调引进庆阳中庆农产品公司发展产业,采取“公司+贫困户”模式,订单种植白瓜子170亩。

从计划到落实,从陌生到温情,基层帮扶工作正在一点一滴地进步。在我看来,简单地给钱给物,不能有效地调动贫困户脱贫致富的积极性,还容易养成“我穷我优先”的心理。只有用心对接一个个家庭,亲耳聆听一段段各有苦衷的故事,把机械的“要我发展”变为自发的“我要发展”,才能从根本上实现脱贫不返贫,完成深度贫困地区的脱贫目标。

脱贫致富终究要靠贫困群众用自己的辛勤劳动来实现。我们的帮扶工作,归根结底是为贫困家庭服务。呵护好每一个贫困家庭摆脱落后、战胜贫穷的梦想,帮助他们早日实现全面小康,这就是我们基层帮扶人的愿望和责任。(作者系庆阳市委农村工作部副部长)

新闻推荐

镇原:盘活一亩地 拓宽致富路

本报记者涂文奎通讯员田永昭“以前我就守着这—亩多地,靠天吃饭,收成好了日子就好过些,光景不好时甚至颗粒无收。种了...

镇原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镇原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