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窑洞文化 守住乡愁记忆

陇东报 2019-04-12 01:00 大字

文/图 本报记者 郑朝静

世代相传的“土”手艺

董志塬被誉为“天下黄土第一塬”,是世界上黄土层最厚的地方,为营造窑洞提供了先决条件。早在夏商时期,周先祖公刘十多代人曾在这里挖窑洞、建村落,教民稼穑,开创了我国农耕文化的先河,《诗经》称“陶复陶穴”。

如今,在庆阳各地,仍然可见这种古老的居落形式。庆阳窑洞在修建时因地制宜,主要有三种形式:在山畔或者沟边利用崖壁之势,将崖面削齐,掘洞筑室,这样出来的是明庄窑,有一庄三窑和五窑,也有五窑以上的,庆阳人习惯上称之为“崖庄院”;也有利用胡同修庄的,由于崖势不高,得先下挖几米再挖窑,往往形成三面高,一面低,这种庄子被称为半明半暗庄;从塬面上向下掘出一个两三丈深,方方正正的大坑,再在四壁向里挖出一孔孔窑洞,好像一个地下四合院,叫“地坑庄”。

西峰区什社乡新庄村的李茂政,干了50年的“土”手艺。

今年69岁的李茂政如今还奔走在全市的各个村子,为有需求的人修窑。李茂政没上过学,除了在家种地之外,十八九岁就开始跟着修窑的师傅学习,当小工。

李茂政回忆,挖窑选址很重要,选址是有专门的“土匠”的,地址选好了,土匠画个线,主人家大概挖出个“毛筒子”,然后根据实际情况晾上两个月左右散散湿。具体的精细活儿还是要专门的匠人做,按照一定的尺寸把窑拓宽,为了防止土往下掉,窑顶先拿加过麦草的“大渣泥”糊一层,再在上面拿白灰或者细泥抹匀整。

“以前修窑全靠人力,掘出的黄土要拿筐子一篓一篓地背出去,修一孔窑需要将近20天,但都是扎实的手艺,练就的是匠人的眼力和手力。成熟的匠人,修窑不需要量尺等工具,全靠眼睛和手。”李茂政说,“知道为什么我砌的门拱都那么圆吗?基底建好了,我在两边钉上钉子,每边绑上一根绳子,正好和门宽一样长,然后按着绳子移动的轨迹来放顶上的砖。这都是世代传下来的老手艺。”

窑洞营造技艺发展至今,除了传统的土窑外,“箍窑”也很常见。自制土坯,和麦草土黄泥浆砌成基墙,拱卷窑顶,上面再用土填成双坡面,远看像房,近看是窑。许多人还在箍窑上面撒了瓦,以保护窑顶不被雨淋,使箍窑的寿命更长。近年又出现了砖面箍窑,比泥土箍窑更坚固耐用。

李茂政告诉记者,最近几年他修的最多的也是箍窑,“我们的手艺也是跟着时代的变化不断跟进的。”

解不开的窑洞情

4月2日,西峰区董志镇寺里田村郭凤福家里正在翻修自家的地坑院窑洞。

走进郭凤福家的新院子,宽敞整洁,二层小楼矗立在院子的一侧。记者发现,在院子的中间,有一个通往地坑院的通道,顺着走下去,便是郭凤福家的老地坑院。修窑的工人们正在箍窑,工人们告诉记者,现在箍一孔窑只需要三四天时间。

郭凤福告诉记者,窑洞对于他来说就像根一样的存在,他的祖祖辈辈都生活在窑洞里。“老窑洞年代久了,成了危窑,不敢住人了,我们才在地坑院的上面修了房子。虽然住进了新房,但家里人一直没有破坏地坑院,就想把它保存起来。这些都是祖辈们留存下来的,我舍不得抛弃。”郭凤福说。

今年,郭凤福决定将老地坑院翻修,将危窑重新修缮。以后他想将这些窑洞重新利用起来,办成村史馆,让这些窑洞的存在更有意义。

对于李茂政来说,窑洞就是家。从小生活在窑洞里,又干了一辈子挖窑修窑的活,李茂政觉得自己离不开窑洞。他告诉记者,窑洞冬暖夏凉、保温隔热,窑内冬夏温度保持在15-20摄氏度之间,湿度在35%-50% 之间,非常适合居住。“现在的楼房,都不如窑洞住起来舒服。”

李茂政介绍,窑洞开一门一窗和一高窗,门窗和高窗便于上下空气对流和采光,也可随时关闭保暖。土匠在剔削时将窑顶削成内低外高状,可使窑内的烟雾很快从高窗排出。技艺全面的窑匠还能砌火炕、砌灶台、挖烟囱等。火炕是窑洞民居的一大特色,住人窑洞必有火炕,技艺好的匠人砌的火炕、灶台,烧的过程中出烟利、不打倒烟,而且省柴,热量利用率也高。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口的大量增加,人们从窑洞里走出来,开始零星的修建厦房,于是民居也开始有了变化。以土、木、砖混结构的房屋逐渐增多,以房屋或楼房为主的小城镇不断出现,但是仍有农民居住窑洞。一批批旧窑洞在风雨中倒塌,一批批新窑洞又在生活中诞生,庆阳人像热爱自己的父母兄弟姐妹一样,热爱着窑洞,迷恋着窑洞。

李茂政50年来一直坚守着修窑的老手艺,已经是一个技艺全面的匠人,他说:“我没上过学,不会干其他的事,唯独营造窑洞是我干了一辈子的事。”窑洞对李茂政来说已经是嵌在骨子里的不可缺少的东西。

老手艺面临失传困境

窑洞营造技艺是中国农耕文化发展中轨迹性的传统手工技艺之一,是我国北方住宿文明的源头,也是人与自然环境争与合的历史见证。

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民众的居住观念发生了变化,开始弃窑建房,农民到城市里去务工从业,最终留居城市的状况已比较普遍,窑洞民居这种依附于田园的传统居住文化形式逐渐趋于濒危。窑洞营造技艺也面临着失传的危险,保护和传承这一传统文化和营造技艺已是非常迫切和必要的。

据《庆阳地区志》记载和详细调查分析:窑洞住户比例不断下降。20世纪40年代末,西峰区有窑洞86491孔,建筑面积246万平方米,占乡村民居建筑总面积的87.8%;20世纪50年代末,全区有窑洞84921孔,建筑面积263.86万平方米,占乡村民居建筑面积的87.45%;20世纪60年代末,全区有窑洞110074孔,比50年代增加27%,建筑面积315.45万平方米,占乡村民居建筑面积的82.5%。20世纪70年代末,全区有窑洞125301孔,窑洞总数和建筑面积均比60年代增加,但窑洞和房屋相比数量有所下降。20世纪80年代中期,全区有窑洞161296孔,建筑面积504.11万平方米,占全区民居建筑面积的47.34%。20世纪90年代以后,窑洞虽多,但因人们生活的改善盖起了瓦房,再加上农村城市化和现代化的冲击,原来的窑洞被大量废弃,变成无人居住的孤庄,许多窑洞因无人居住而塌陷,有些村庄还推窑垫坑而造田,窑洞住户的比例仍在不断下降中。

西峰区文化馆馆长张震一介绍,窑洞民居的废弃和填埋使得窑洞营造技艺丧失了使用价值和生存空间,窑洞营造技艺的传承人因无窑可修,不少已弃业或转业。经西峰区人民政府申报,2008年,国务院和文化部已将窑洞营造技艺列入了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为代表性传承人发放传承人补助,一定程度上激励了窑洞营造技艺的继承和学习,但由于广大群众观念的转变和保护资金的不足,濒危状况转变不大,窑洞民居文化和营造技艺的存续状况不容乐观。

2017年12月,李茂政入选窑洞营造技艺项目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担负起窑洞营造技艺保护与传承的重任。李茂政告诉记者,他至今已经带过十多个徒弟,但是年龄最小的也快50岁了。“现在的年轻人都去城市里打工了,没人学这手艺了,我还是希望能把这门手艺传给更多的人,不要失传在我们这代人手里。”

窑洞文化需要保护和传承

“窑洞是我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是住宿文明和农业文明的源头,曾在人类的历史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建造窑洞省工省料,便捷环保,有利于保护和节省资源。窑洞冬暖夏凉,住着也舒服,还具有医疗保健功能。”张震一很确定窑洞保护和窑洞营造技艺传承的意义,“而且,窑洞承载了无数人的记忆和情感,还曾经为革命事业做出过贡献,这在旅游开发上也很有利用价值。”

如今的窑洞不但继续发挥着民宅、住宿作用,而且在旅游、文化、娱乐、商贸等方面更显示出它独有的作用。现在,庆阳市陇东民俗博物馆设在西峰区小崆峒风景区里,以窑洞院落的形式对外展示西峰区的民俗文化和历史文物,小崆峒景区里修建的窑洞宾馆、罗圈庄窑洞院落,也起到了宣传推介作用。抗大七分校学员修建的石窑洞,邓小平住过的正宁县宫河镇王录村土窑洞和刘志丹、习仲勋当年住过的南梁苏维埃政府土窑洞,已成为革命遗址,受到国家的保护。庆城县在药王山修建岐伯祠时,一次就修建了我国扁鹊、华佗、李时珍等十大名医祠,祠庙修成了窑洞,成为全国之最,即最大最集中的药王洞,招来四海游客。

陇东学院文学院教授齐社祥认为,窑洞已经成为在外游子的乡愁,但如今单纯地依靠乡愁来留住窑洞、保护窑洞是比较困难的,要保护和传承窑洞文化,要从情怀的层面上回归到行动上来,可在修建时靠近重要的旅游景点,依托当地旅游产业开发,形成一定规模,将窑洞作为民宿供游客体验生活,将窑洞文化和营造技艺活态化地传承下去。

记者了解到,西峰区文化馆作为国家级非遗保护项目窑洞营造技艺的责任保护单位,对西峰区的窑洞营造技艺传承人进行了抢救性保护记录,收集到了不少资料,并推荐代表性传承人进行组织申报,对窑洞营造技艺的传承保护做了基础性工作。

陇东学院历史与地理学院院长马啸认为,要保护庆阳窑洞文化,就要加强非遗传承人的认定工作,给非遗传承人改善待遇,并且多利用他们的手艺,调动他们的积极性。窑洞营造技艺传承人要主动提升自己的文化水平,将更先进的技术运用到窑洞营造过程中,适应当前经济发展变化。

新闻推荐

发展产业促增收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安志鹏东西部扶贫协作启动以来,天津北辰区经过多次论证、现场勘察,帮助正宁县三嘉乡建成支党河川区中...

正宁新闻,有家乡事,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正宁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