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宏钧:坚贞不屈闹革命
赵宏钧,又名赵红军。正宁县三嘉乡东庄村人。1910年出生于赤贫家庭。1932年,刘志丹、谢子长所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游击队在三嘉塬开展革命活动。他们张贴标语,宣传革命道理,主张打土豪,分田地,建立民主政权,深刻地影响到了赵宏钧。1933年春,红二十六军派段老六,陕西省委派杜宛、杜林治、李尚勤在湫头、三嘉等地发展党员,开辟革命根据地。赵宏钧主动参加革命,协助杜宛在三嘉塬走村串户,秘密发动群众起来革命。十几名穷苦青年被培养成为革命骨干分子,赵宏钧被吸收为中共党员。
1934年,正宁县各地赤卫军、贫农团、农民联合会纷纷建立,并迅速发展壮大。赵宏钧奉命赴柴桥子、月明等地开展地下工作。他带领地下党员与红军游击队紧密配合,发动群众斗地主、打土豪,开展土地革命,农会、贫农会、赤卫军、少先队等革命组织应运而生,奠定了创建新宁县的基础。
不久,赵宏钧又奉命前往旬邑县的底庙、彬县的永乐—带开辟革命根据地,发展武装力量。他与党的地下工作者秦善秀秘密取得联系,宣传革命,济困扶危,促使更多的贫苦农民倾向革命。同时,与当地地下党员互相联络,打入国民党保安团,做分化策反工作。
1935年2月18日,国民党陕西省彬县保安团驻永乐分团50多人起义,携枪80多支投奔红二十六军。—月后,罗沟圈10多名青年受革命影响,主动组织起来,劫富济贫。赵宏钧因势利导,将他们组建成北极游击队,配合红军—团打击民团,消灭土匪。5月,北极游击队又协助红—团收缴了号称“七先生”的底庙产场城郭建功保甲枪12支,武装组建了新正七支队。8月,北极游击队改为新正二支队。同月,在郭村、麻院、店子河3个乡级党支部及对应苏区基础上,中共底庙区委(新正县六区)及区苏维埃政府成立,赵宏钧任中共底庙区委书记。赵宏钧带领党员和革命积极分子,冒着生命危险,宣传鼓动群众,摧毁国民党基层保甲组织,将根据地扩展到了店子河、永乐、麻院、安兴等方圆30多里。
1935年10月中旬,中国共产党陕甘边南区委员会为扩大陕甘边苏区,决定在底庙区基础上建永红县,授权底庙区委书记赵宏钧负责筹建永红县党政组织。10月16日,赵宏钧在正宁县永和镇南坡头召开党员大会,宣布成立中共永红县委并隶属中共陕甘边南区区委领导,赵宏钧任县委书记。大会选举产生了永红县苏维埃政府主席梁文汉、副主席李银清。会议临近结束时,鉴于国民党东北军出彬县新民塬前来袭剿,大会紧急宣布闭幕,赵宏钧回中共陕甘边南区党委报告情况。东北军占领永红县后,恢复保甲制,实行白色恐怖,永红县委干部转入地下隐蔽活动开展反占领斗争。
1936年1月,贾拓夫等奉中共中央之命,来到陕甘边南区,在新正县三嘉区(今甘肃省正宁县三嘉乡)南邑村主持召开关中特区成立大会,改陕甘边南区为关中特区,改中共陕甘边南区区委为中共关中特委,永红县则改由关中特区领导。2月,东北军从永红撤走。3月16日,赵宏钧奉命在底庙郭村李银清家院子召开百余名原永红县党员干部代表会议,宣布恢复永红县委,隶属中共关中特委领导,赵宏钧任县委书记。永红县恢复后,赵宏钧带领县委、县苏维埃政府广大党员干部,建立人民武装,打土豪杀恶霸,配合红军主力部队,消灭地方反动势力,壮大红军力量,扩大革命根据地。是年秋,赵宏钧、郭振英诱抓了底庙镇催款委员,审知敌布防详情,遂联络红—团、二支队、十七支队,捣毁了底庙城国民党军巢穴。
“西安事变”后,鉴于永红县域不能再向友区扩大而作为县制区域偏小不宜继续存在,关中特委决定撤销永红县,恢复为新正县底庙区(六区),1939年11月,赵宏钧调任新正县三区(杨坡头)区委书记。1940年后,任新正县—区(湫头)区委书记。
抗战胜利后,赵宏钧又罄力于人民解放战争的后方工作。1948年7月初,赵宏钧等10多名共产党人在底庙召开会议,研究对敌斗争工作,不料被国民党正宁县自卫队5个中队包圈。在形势非常危急的情况下,赵宏钧为了掩护其他同志突圈,独身引敌向北,经过几小时的激烈战斗,大部分人员撤退到安全地方,唯独赵宏钧—人在与敌人拼搏中不幸被捕。敌人怕他逃走,用铁丝穿透他的两个手腕拧成铁索,拉回正宁县山河镇。国民党采用压杠子、抽皮鞭、烫烙铁、坐老虎凳等手段,严行逼供,妄图让他供出地下党员名单。面对敌人的种种酷刑,赵宏钧坚贞不屈,痛斥敌人,被折磨得遍体鳞伤,血肉模糊。敌人无可奈何,遂决定将他遣送国民党平凉集中营,在押送至宁县太昌镇时,惨遭杀害,时年38岁。
新闻推荐
文/图本报记者张丽娜通讯员燕超仲夏时节,走进正宁县湫头镇,穿行在青山逶迤的田间,驻足于生机盎然的村落,随处可见新架设的电...
正宁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正宁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