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看待“慢就业、自由就业”现象

陇东报 2019-08-07 00:51 大字

本报记者 郑朝静 通讯员 贺生枝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劳动力供求关系也发生了深刻变化。从劳动力市场招聘情况看,“结构性用工荒”现象日益突出。一方面,一些求职者“高不成低不就”,难以找到合适的工作;另一方面,企业求贤若渴,却难以招到合适的员工。尤其是出现了“年轻人不愿去工厂,慢就业、自由就业增多”的倾向。

从庆城县农民工转移就业的年龄结构情况看,35-50岁的占外出务工人员总数的70%左右;从文化程度看,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劳动力占外出务工人员总数的65%左右;从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看,庆城县每年回归的大中专院校毕业生总数在1200人左右,选择“毕业就工作”模式的占比不到30%,大部分高校毕业生毕业后既不打算马上就业也不打算继续深造,而是暂时选择游学、支教、在家陪父母或者创业考察,慢慢规划自己的职业道路。

通过深入调查发现,年轻人之所以不愿意去工厂,选择慢就业、自由就业的原因在于:一是年轻人一般面临的生活压力不大,父母的观念比较开明,不会因为孩子不工作而焦虑,而且会支持孩子进修、游学、考察就业市场或者暂时放松。二是慢就业、自由就业看似是年轻人的主动选择,不如说是当前就业形势驱使年轻人做出的被动选择。虽是无奈之举,但暂时停下脚步,不仅能避开求职高峰,也能让自己有更多时间为人生发展做出思考与选择。三是年轻人的就业观念发生深刻变化,年轻人不愿像父辈一样拿上微薄的工资却从事体力劳动,“高不成低不就”的思想比较盛行。四是县域经济发展势头不强劲,中小企业数量少、规模小,能够提供的就业岗位比较少。加之受传统观念影响,父母认为孩子考取公务员、事业单位,在行政体制内工作才算真正的就业,不愿让年轻人到企业工作。

针对年轻人不愿意去工厂,选择慢就业、自由就业的问题,解决的有效途径在于:一是加强就业指导,帮助年轻人特别是高校毕业生转变就业观念。切实加强对年轻人特别是高校毕业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的教育,帮助他们认清当前就业形势,树立竞争意识,克服惰性心理,转变就业观念。二是进一步加大公共就业服务力度,促进年轻人实现充分就业。通过全方位、多角度的提供公共就业服务,最大限度地促进全社会的雇用信息公开化,以解决用人单位和求职者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同时,加大对年轻人的创业指导、创业培训和创业扶持,鼓励更多的年轻人实现自主创业。

新闻推荐

扬帆破浪正当时 庆阳市重点项目建设扫描

宁县小盘河水库及供水工程总库蓄水量达4732万立方米,设计年供水能力为3300万立方米。目前,主体工程已进入后期施工阶段。新...

庆城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庆城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