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心为果书匠心 记庆城县苹果试验示范站首席专家赵政阳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安志鹏
在庆城县田间地头,经常会看到一位戴着草帽、穿着朴素的中年人。一米八的大个子,黝黑的脸膛,洪亮的嗓门,浓浓的陕西话,若不是鼻梁上的那副眼镜,很难把他与大学教授联系起来。
他就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庆城县苹果试验示范站首席专家——赵政阳。
庆城县内光照充足,无霜期长,昼夜温差大,具备发展苹果产业的绝佳条件。但这里的果农思想老化,管理技术落后,苹果产量低、品质差、效益低。这让多次来庆阳调研的赵政阳心里很不是滋味。他暗下决心,要把所学所知倾囊奉献在这块沃土上。
2012年3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甘肃庆城苹果试验站启动建设,赵政阳任首席专家。7年间,赵政阳克服了一道又一道难关,最终,集试验研究、示范推广、人才培养三大功能于一体的庆城苹果试验示范站建成投用,每年不定期开展农民培训,一个个新理念、一项项新技术,为庆城县乃至庆阳市苹果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
赵政阳经常奔走于乡村农户、田间地头,从产前、产中到采收、产后管理,从间伐、改形到防虫、防病、调肥、控水,手把手地向农民传授着新技术、新成果,累计帮助庆城县完成郁闭园改造6万多亩,在塬区推广旱地矮化高效集约化栽培技术苹果8万亩,在山区推广以短枝型为主的乔化栽培技术苹果3万亩,并建成高标准苗圃600亩,年可出圃成品苗80万株,实现了苗木本土化。
赵政阳心里有一个更大的梦想。上世纪80年代我国引进日本红富士后,红富士逐渐成为我国第一大主栽品种,目前所占比例达70%。赵政阳下定决心:“一定要培育一个新品种,让国人吃上国字号的好苹果。”
2004年,赵政阳以“秦冠”“富士”为亲本杂交,历经10余年努力,育出了苹果新品种——“瑞阳”,并于今年通过了陕西省果树品种委员会审定。
赵政阳先后主持国家攻关重大专项等30余项,获省级以上科研成果8项,选育并审定苹果优良新品种12个,编著或主编了《黄土高原果树栽培》等12部著作,为黄土高原地区苹果产业的提质增效作出了重要贡献。如今,庆城县的苹果从16万亩增加到39万亩,从规模、产量、产值方面都实现了翻番。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郑朝静出生于庆城县三十里铺镇百步寺村的俄建忠,2002年初中毕业以后,跟着师傅学习铝合金门窗加工及安装。有了经验...
庆城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庆城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