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羊贩”的“大梦想” 庆阳市“331+”产业扶贫模式发源地回访

陇东报 2019-02-11 01:00 大字

本报记者 李锦

隆冬时节的庆城县驿马镇杨湾村不像往年农闲时那般冷清,一排排青瓦白墙、向阳避风的羊舍里时而传出“咩咩”叫声,一只只活蹦乱跳的羊羔给村民们带来了致富的希望。

“以前从来没想过我能养这么多只羊,还能带动这么多人养羊致富。”庆城县兴富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李小军告诉记者,目前杨湾村的养殖基地已经产羔2000多只,平均产羔率高达270%,总数已超过3000只。

上世纪90年代,杨湾村和全市其他农村一样,淹没在黄土高原的皱褶里。人们只能在广种薄收的大山里刨食,一年到头来最多能混个“肚儿圆”,道路坑坑洼洼,出行翻山过沟,这就是李小军口中说的“恓惶”。

为了过上好光景,初中毕业后李小军提起羊鞭开启了他的“贩羊”生涯。为了节省费用,李小军舍不得雇用农运车,一路步行走村串户贩卖山羊和绵羊,周边乡镇的每一个赶集过会的日子他都熟记于心。

天道酬勤,李小军家的日子渐渐好起来。随着近些年退耕还林政策和封山禁牧条例的出台,羊不能放养了,他便建起了羊圈,一边贩卖羊,一边养羊,横下心来发“羊财”。最多的时候,一批羊就有100多只。2012年,李小军成立了兴富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年饲养羊达1500只。

经过多年打拼,李小军买了车、买了房,积累了一定财富,但他不满足于个人的“小日子”,他积极响应国家扶贫政策,开启了“先富”带“后富”的人生梦想。

“十几年的贩羊路,不仅让我挣了钱,也让我看到了外面的世界,一定要带动更多人都过上好日子。”李小军信心满满。

2017年,依托李小军的兴富养殖专业合作社,肉羊扶贫产业培育试点工作在杨湾村开始,按照“三方联动、三变推动、品牌带动、党建促动”机制,采取“龙头企业+合作社+贫困户”利益联结方式,建立了“331+”的机制,以“三变”为核心,以中盛公司、养殖合作社、贫困村户三方联合为基础,探索出了现代肉羊产业和脱贫攻坚融合发展的路子。

在推进“331+”产业扶贫工作中,庆城县组建了羊舍改扩建、饲喂管理、饲草加工调制、疫病防控4个技术服务团队,为村民提供技术保障。政府还为每户贫困户配股2万元、协调贷款2万元并全额贴息,从中盛公司购买湖羊基础母羊20只,由合作社统一托管养殖,中盛公司负责技术指导并保护价回收,最终实现中盛公司及合作社较好的盈利,农户通过每年“返本+分红”1.2万元的固定分红,实现稳定增收。

按照“331+”推进模式,李小军带头改扩建了羊舍,为了腾出更多时间和精力,他卖掉了自家所有的羊,通过“统一舍饲养殖、统一饲草加工、统一疫病防控、统一销售服务”的模式,实现了标准化养殖,降低了市场风险。

2018年9月28日,对于李小军和65户贫困户来说是个特别的日子。这天,庆城县“331+”湖羊养殖产业扶贫首次分红仪式在兴富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举行。

今年46岁的杨湾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吴俊礼领到了1万元分红,他还被聘为公益性岗位护林员,有了稳定收入,盖了新房,终于摘掉了“穷帽子”,吴俊礼的老母亲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李小军告诉记者,目前,他的合作社吸纳本村入股贫困户22户,还吸纳了附近7个行政村的贫困户,一共达到65户。按合作社与贫困户、村集体入股协议计算,65户贫困户总计分红65.46万元,村集体分红0.5万元,分红后合作社剩余利润29.45万元。

新闻推荐

庆城县药王洞养生小镇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本报讯(记者李锦)近日,甘肃省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发布公告,经庆阳市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初评和推荐,甘肃省旅游...

庆城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庆城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