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河村的代销员
本报记者 李锦 通讯员 刘兴泊
“叔!一盘30个,6盘180个,一共给您180元。”8月6日,64岁的庆城县土桥乡杨河村大丰台自然村村民任世学和往常一样,来到村部将180个鸡蛋交给了驻村工作队的干部。
“这些干部太好了,一直帮我们卖土特产,我坐在家门口就把东西卖出去了。”任世学一边数钱一边对记者说。
任世学是2013年建档立卡贫困户,家里只有他和老伴两人,他家养了30多只土鸡,平均一个月得卖6次鸡蛋,任世学要常常翻山越岭去赶集卖鸡蛋。现在,有了驻村工作队代销,价钱高且无损耗,这让任世学开心不已。
“我们不赚一分钱,带回城里就转手按原价卖给了自己亲戚朋友。”杨河村驻村工作队队长王堃告诉记者,“除了我们驻村工作队代销,我们还动员帮扶干部代销,路远的村民,只要一个电话我们直接上门取货。”
记者在杨河村驻村工作队印制的《杨河村农副产品收购情况登记册》上看到,他们代销农副产品有土蜂蜜、鸡蛋、黑豆、小米、蔬菜、小瓜、猪肉、土鸡等十多种。截至目前,今年驻村工作队已帮该村代销农产品5万多元。记者了解到,除了代销,驻村工作队还代购。最近,他们帮村民在城里购买了萝卜、白菜、油菜等蔬菜种子。
“这些孩子们太贴心了,我长期腿疼,去年生病住院,由于行动不便,有些手续也不全,一直没能报销,他们知道后,亲自帮我跑腿报销了5000多元的药费,来来回回跑了两三回。”62岁的龙治俊说。
杨河村是庆城县深度贫困村之一,山大沟深,交通极为不便,村民无致富产业。自从驻村工作队入驻该村以来,他们架起了大山和外界沟通的桥梁,让整个村子都“活”了起来,既解决了村民家里土特产卖不出去的问题,也解决了村民急需物资买不回来的难题。在杨河村,像任世学这样的村民还有很多。农副产品卖出去了,村民尝到了甜头,极大地增强了他们脱贫信心,根据驻村工作队的建议,及时调整了种植结构和养殖方式。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何海峰)8月3日,记者从市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领导小组办公室获悉,为切实解决当前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推动扫黑...
庆城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庆城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