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塬村的幸福事

陇东报 2018-07-26 01:01 大字

本报记者 丁艳

庆城之南,沿着莲高公路蜿蜒前行,只见两边沟壑纵横,满目葱茏,出城3公里左右,出现一片平坦开阔的塬面,就是高楼乡杨塬村。

杨塬村两塬夹一沟,两塬即庙花塬、杨塬,一沟即昔姬沟。站在杨塬村“苹果”广场,整个凤城尽收眼底,与周祖陵遥相呼应,新农居白墙灰瓦,阡陌交通,良田沃野,一派和谐美丽的画卷展现在人们眼前。

杨塬村共五个村民小组,295户892口人,耕地面积6000多亩,苹果产业是该村的主导产业。自2016年以来,杨塬村以打造“城上漫步”特色小镇为发展定位,以建设别具一格的庆城“后花园”为目标,通过实施“美丽乡村”建设项目,改善村庄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壮大富民产业,使全村的贫困人口从2013年建档立卡时的85户310人,下降到2017年的43户161人,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013年的3990元提高到2017年的5880元。

远古周祖“后花园”

如今静谧“长寿村”

在杨塬村村主任杨九林的带领下,记者一行来到昔姬沟,只见这里两山夹一川,山上密林郁郁,山下山泉潺潺,喝一口泉水清冽可口,依山间或有人家居住,院落里干净整洁,庄前屋后有高大的槐树、核桃树、杜仲树,一畦畦的蔬菜长得翠色欲滴,青苔趴满墙头、树干。“昔姬沟里原来有村民47户,近两年有近10户人家搬到塬上的新民居了,现在沟里剩30多户人家。”杨九林说。

昔姬沟至今流传着许多美丽的传说。相传先周时期,不窋的儿子鞠陶听到一声怪叫,见一白马从眼前掠过,后一老头慌慌张张跑来向鞠陶哭诉:有一牲畜伤了他的孩子。鞠陶说:“我一定会降服它,为你的孩子报仇。”说完,他便向白马跑去,鞭打驯服,但白马烈性难驯,一路从昔姬沟穿过,马蹄落地之处溢出股股清泉,有百余泉眼。后至一处峁梁,白马在此处食鲜草,鞠陶乘机将它驯服,但从此白马便也踩不出泉水了。这个地方后人称之为放马咀。马驯服后,鞠陶每日在昔姬沟山顶一处空地操练,这片空地被后人称为教操坪。传说昔姬沟里鲜花遍地,泉水甘甜,是周人饮水沐浴的地方,被称为周先祖的“后花园”。

杨九林说,自从2002年国家实行退耕还林政策以来,全村2900多亩山地全部退耕,经过10多年的保护,昔姬沟的生态得到极好地恢复,野鸡、野兔等野生动物增多,没有任何污染的泉水有七八处,水量也很大,县城的许多人自发到沟里来取水,村民们虽然都接上了自来水,但很多村民还要拉昔姬沟的水。每到夏天,来沟里散心、避暑的游人也很多。

杨塬村还有一个远近闻名的名字叫“长寿村”,如今,住在昔姬沟里80岁以上的村民有6位,70岁以上的有30多位。去年,101岁的蔺氏兰去世,她的儿媳齐爱花今年也已64岁,回忆起她的婆婆,她说老人一生无疾,每天还要喝点小酒,100岁的时候还行动自如。村里还有一位高寿的老人叫梁建忠,今年已95岁,虽然他前年患了偏瘫,左手左脚已不灵便,但思维清楚,面色红润,脸上一直乐呵呵的,家里其他人都在县城或外地工作,大儿子专门在家照顾老人。与记者交谈中,老人反复说:“我年轻时受了许多苦,但是现在的社会好,我把幸福生活等上了。”

洋楼小车大广场

宜居乐业新村庄

杨塬村文化底蕴深厚,风景秀丽,如一块璞玉,却并不为外人所知。多年来,杨塬村是高楼乡两个贫困村之一。2013年建档立卡贫困户85户310人,贫困发生率为34.75%。高楼乡党委书记刘新华说:“杨塬村旅游开发前景很好,但基础建设落后、产业发展滞后,因此确定杨塬村立足旅游做规划、先打基础强筋骨的思路。”

2016年,经过乡村两级共同谋划和努力,县上把杨塬村列入县级美丽乡村建设试点村,争取近586万元,村民自筹600多万元,于2017年修建了苹果主题广场和美丽乡村居民小区。建设人工如意湖、凉亭、木廊架,摆放了苹果雕塑,修建了文化墙。居民小区建设采取自愿报名,用地由群众一事一议公摊购买、单户联建的方式,修建38户新农居。五排白墙灰瓦的新农居依地势而建,错落有致,与苹果主题广场分布在公路两侧,成为高楼乡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广场和居民小区的建设虽然请了设计公司,但每一处景观的设计,都是乡、村两级干部一项项亲自参与的,2017年6月动工,10月底就全部完工。”村支书杨义勇说,村上选出了由党员代表、贫困户代表组成的6人监督服务小组,监管工程质量、管理村民自筹款账务、协调贷款等事宜。村上还为购买新农居的村民每户协调县上的贴息贷款10万元,从村互助资金协会贷款1万元,每户还享受由水务局提供的6300元补助,用于在院子里修集流场和水窖,22户贫困户每户还得到危窑房改造补助1.41万元。

(下转3版)

新闻推荐

李小燕:只要我在家就在

通讯员王博雅贫困户杨义房罹患重症肺炎,深情的妻子李小燕不抛弃不放弃守候多年。李小燕说:“幸福的家,一个也不能少。”2016...

庆城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庆城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